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气候变迁与写作
栏目说《读书》
作者戴敏
期数1996年01期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把它归因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但我更相信另外一种观点:地球气候本来就是冷暖交替的,既有时间尺度为几亿年、几千万年的冰期与间冰期交替,也有几年、几十年为周期的世纪内气候波动。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仔细研究了我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研究表明:近五千年我国气候总的趋势是变冷的,中间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冷暖波动。温暖期为殷商、秦汉、隋唐、元朝,寒冷期为周初、东汉至六朝、南宋、明末清初,其它时间则处于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过渡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温暖期均为盛世,寒冷期均为乱世。乱世一般表现为南北对峙,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活跃,他们频频南侵,甚至入主中原。为什么文明相对落后的北方(而不是南方)少数民族能多次打败文明先进的汉族?历史学家自有历史学家的解释,作为一个常年奔波在祖国的南方和北方的测绘技术人员,我想说的是:由于气候变冷,北方草场大面积沙化,导致北方生存条件恶化,对草原依赖性很强的北方游牧民族不得不向南方发展。是不可抗拒的风沙在后面驱赶着这些强悍的游牧民族,使他们向南、向南、再向南,这样,他,们就一次次地将汉族赶过淮河、赶过长江、赶到更远的地方(历史的发展当然并非如此简单,但在错综复杂的头绪中得到这一根不粗不细的线是必要的,我记忆中也觉得好像有学者专门论述过),这导致南京一次次成为亡国之都,南方的写作也就哀怨缠绵起来。
  当观众在影院欣赏《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时,有谁会想到这些作品的产生与气候的变迁有着某种联系?搞技术工作,读人文书籍,常胡思乱想,真是人生快事。这是读《南方的写作》(《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八期)所想到的。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