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不可鄙薄司马迁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周骋
期数
1997年03期
葛剑雄先生(货殖何罪》(《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九期)纵横恣肆,古今事例信手点化,可谓文理俱佳,令人获益匪浅。但说“深感太史公的远见卓识,不仅远在一般学者之上,也比当代某些史家高明”,很有类比不当的意味。关于为史一道,司马迁无人可及大概已是古今共识。再往宽泛处看,司马迁身后还没有任何学人能在对历史、社会、人事诸多方面的综合把握上可与之比肩,这恐怕也不算妄言。
司马迁功同《春秋》,他是否享有过哪怕片刻,如同孔圣人般的社会崇敬呢?答案是,从来没有。于是,司马迁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沉重命题:为何写出过“圣人级”专著的作者,得不到圣人级的待遇?
其实,司马迁留下的这个命题,他自己已先行破解过,他说:“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原来大质已亏的刑余之人已失去受人尊敬的资格。所以,司马迁又说:“虽累百世,垢弥甚耳。”当人们为司马迁惊天地泣鬼神般的文思欷嘘不已的同时,又不防堕入其生前已存在、身后仍延绵不去的世俗观念中去,从而绝不会以虔诚的崇敬面对司马迁。
须知,不论对什么人来说,只要能与司马迁放在一处较高下,都是一种抬举,而不是相反。另外,有关货殖问题,胡适先生曾有过与葛先生类似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
不可鄙薄司马迁
译本比较与文学史研究
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
杰克逊·本森《史坦培克的作家生涯》
重新发明
两访韩素音
论彭晓雷的艺术形象
魔中自有天籁
秋瑾与贵林
无中生有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