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多一点乡村关怀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范家进
期数
1997年03期
读了一九九六年第十期《读书》上“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里的一组文章深感快慰。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知识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文化讨论热,人们或是从传统国学那里、或是从西方文化批判大师那里寻求资源,对于上个世纪末以来渐趋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化传统进行了或深或浅的审视和反省,这是非常必要的。但令人遗憾的是,那包围着我们城市的更为广阔的乡村世界不仅如这组文章的“编者按”所说的没能“成为都市知识分子关注的中心”,甚至有被遗忘和遮蔽之嫌。原因尽管很多,但在我看来,这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乡村社会的缺席有很大关系。建国以来逐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几乎使乡村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世界(尤其是在文化信息上),知识分子只有在沦为异类时,乡村才成为他们受惩罚或“流放”之地。此后,具有独立品格与眼光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似乎再也少有对当代乡村及其广大居民进行长期而深入的了解、观察、体验和研究的了。然而,在反省和批判我国现代文化传统时如果缺少了这一视野,无疑会有贫血与浮泛之忧。别的且不说,本世纪文化伟人、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鲁迅在数量极少的小说创作中给了那么多的篇幅(包括他最长的小说《阿Q正传》)用于描写和刻划中国乡村与乡村人,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今天的反思与超越离开了鲁迅、梁漱溟等人的文化积累显然将会带来更多的局限和遗憾。
多一点乡村关怀
晴空雁影一行书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重访凤凰村
《春秋》符号
马克思与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
“娶妻须娶……,嫁夫当嫁……”
“时代的生命”与“文化寻根”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新思维
《永乐大典》漫话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