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一点二阶哲学
作者程炼
期数2000年02期
  据说我们这个时代是后现代,后现代的流行特征是什么都可以拉平。科学和宗教、技术和占卜具有同等的地位。在什么意义上,它们是同等的呢?我们听说,是因为它们都是“话语”,它们都是自己使自己生效。我们还听说,它们若有什么不同的话,是因为它们中的某些占据了统治地位,或被社会制度化了,换句话说,是“权力话语”。哲学是什么呢?当然是“解构”这些话语。具体说来,这种解构有双重含义。一层含义是反向的或否定性的,就是说,哲学不应该以某种话语(在此指的是传统的科学-认识论模式)为基点去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无论这些结论是关于存在、知识、正义,还是关于什么别的东西。另一层含义是正向的,那就是,让每种话语都与真实生活挂钩,从这些话语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中搜寻其意旨,恢复与生活的联系。
  因此,后现代哲学是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者,它要揭竿而起,造现存知识体系的反。它要对所有的知识结构存疑,认为这些结构是封闭性的、禁锢性的、专制性的。这样,哲学的使命在于解放思想,解放一切可能的思想。
  在《读书》杂志最近举办的一次小型讨论会上,赵汀阳针对他眼里的哲学现状,提出了一个问题和三个提案。他的问题是,“哲学怎么办?”他为回答这个问题准备了三个提案:恢复先秦和古希腊的思想态度;提倡“综合文本”;强调哲学的实验性或前卫性。我在会上指出,倘若哲学在先秦和古希腊时代是综合性的,那么前两个提案就是重叠的,第一个包含了第二个,因此,三个提案实际上是两个,只不过第二个提案更具体和有内容些。而这第二个提案,是我深表同意的。它的核心想法是,哲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纯粹的概念体系中,应该与更广泛的生活领域和问题建立密切联系。但是,在同意之余,我留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提案的针对性有多强。举一个例子。七十年代初期,一群美国学院哲学家创办了一份名为《哲学与公共事务》(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的杂志,开启了哲学家关注公共问题的风气。他们争论的问题,从人工流产到核武控制、从平权法案到公民不服从、从言论自由到媒体道德、从毒品到娼妓、从肤色到家庭,等等,无不凸显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生活状况。近三十年来,这份杂志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越出哲学界。更为重要的是,投稿者们的哲学态度是力图对社会问题给出规范性的(normative)回答,他们相信哲学不能只是分析那些表述哲学问题的语词的意义,哲学也能够对是非对错表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已经看到“综合文本”的实例。因此,第二个提案的普遍性是否大于局域性,我不得而知。
  第三个提案,比前两个更容易引起疑问。它是目前中国文化界(虽然未必在哲学界)里正在扩展的一种倾向的流露。对这种倾向的把握,用我在开头给出的后现代状况的背景性介绍,可以更容易些。这种倾向就是,思想应该是流变的、非预设性的、提问式的、不定型的、自指示的(或自相关的),因为一旦定型,就成了教条,就被制度化了、官僚化了,就阻止了其他可能思想。所以,哲学就是用语言把思想盘活,让思想“自身难测”。哲学应该让思想摆脱陈规(或知识),让它自由,让它像海味一样,愈活鲜愈好。端上桌的海鲜成品,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哲学,就是爱智慧,不是求知识。这样的哲学,就只能是实验的、前卫的、变动不居的。
  也许,搞中国思想的,按照类似的思路,可以既不抄敦煌卷子,也不访永乐大典,因为这些都是死的。这个问题,留给有关的人士。在这里,我想谈的是一种二阶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宽泛地讲,把哲学看做是“爱智慧”,既不稀奇,也没什么错误。关键是“如何去爱智慧?”说爱智慧就是不停地追求思想的前卫性和实验性,实际上是用后语换前词,而后语也是我们很想弄明白的。这样,就留下了二阶哲学的限度问题,那就是,你不能总是停留在“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而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在后语之后再加上后语。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讲,不能靠言述,而要靠显示。回答“哲学是什么?”这个二阶问题,要靠做一阶哲学来显示。二阶哲学无论怎么做,都是不结果实的。
  前卫哲学的另一面是,哲学不是求知识。这样看来,知识和智慧是对立的。按照前面的后现代话语,求知就是追求“权力话语”,追求在制度化、官僚化的知识体系中的统治地位,这样,就封杀了思想的创造,挤跑了智慧。对于这种推理和判断,我想说的不多。它容易让我想起老少皆知的伽利略和布鲁诺。伽利略就曾因为求知而一度失去了讲“权力话语”的资格,布鲁诺更惨,只因为他爱知识和真理,结果丢了命和智慧。
  谈到知识,需要提醒的是,知识不是封闭的。它是相信和怀疑(我认为它们是理智硬币的两面)的产物。历史上,知识有时是累积性的,有时是革命性的,知识也有反省的功能。把知识等同于教条,有量刑过重之嫌。我同意,教条之对于思想,犹如暴政之对于人民。后者的解决是民主,前者的解决是宽容。后现代主义者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伸张思想(或一切可能或现实思想)之间的宽容。但这本身就以这样的想法为基础,那就是,民主和宽容是一种更高的价值,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真理。倘若承认了这一点,后现代哲学,特别是认为不存在普遍真理的相对主义,是自我否定的,自挖墙脚的。
  思想和智慧是前卫哲学所关注的,其实也是前卫哲学所要抛弃的那些哲学(姑且称为旧式哲学)所关注的。不过双方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前者关注思想的花样和魅力,后者关注思想的力度和真理。然而,思想的目的不是有趣,而是真理。同样,思想的魅力不是来自它的噱头,而是来自它的深度。思想只能由诚实的理智产生。正确的思想就是我们的知识。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有趣就变成了哗众取宠。
  旧式哲学常被指责是脱离生活的,因为据说它是科学化的,是在知识论的问题和概念框架中打转。而生活是活生生的,不是僵死的概念体系,不是死板的科学求知程序。生活需要的是智慧和创造性的想像,就像艺术一样。这样说的确能产生一种感染力,满足了我们想使生活(无论私人的,还是公共的)浪漫化的欲望。但我总觉得这是似是而非的。首先,科学已经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科学的语汇已经是我们语言的一部分。如果要使哲学贴近生活,要使哲学复活直观语言,你也必须使用当代的直观语言。先秦和古希腊的思想态度和语言虽然直观,但那是一个我们回不去的时代。你家每月用多少度的电,你的音响的功率是多少瓦,这样的语言既是科学的,也是直观的。其次,除语言之外,科学的态度也并不与生活的多样性矛盾,用科学的态度指导生活并不导致生活的单调。我们都知道,科学一直就是最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人类领域之一。
  许多人抱怨现在的哲学太技术化,忽略了天才的直观、活鲜的现实或者创造的提问等等。哲学的技术性,表现为对概念和思想的冷静的追溯或分析,对论证的严密性的追求。其实,在我看来,当代中国生产出的哲学,与这些人的抱怨恰恰相反,技术性成分少得可怜,煽情的成分倒是不少,而这些煽情与现实的结合倒是紧密。哲学没有理由排斥技术性的论证和分析,就像物理学没有理由回到亚里士多德一样,尽管后者的物理学比今天的直观得多。实际上,那种对哲学技术的排斥,更多地来自对哲学技术的畏惧,或者换句话讲,是一种理智上的偷懒。
  在同一个讨论会上,陈嘉映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观:哲学乃是讲道理的学问或科学。相较起来,这是一个更具有平衡感的看法。讲道理,对每个参与讲道理者来说,预设了讲道理的能力的存在,对于参加者全体来说,预设了讲道理的共同规则(尽管这些规则不必是一成不变的),预设了讲道理所要求的最低智力标准,而总的来讲,预设普遍的人类理性的存在。哲学是理性的对话,是明确的思想的正碰(而非擦边或躲闪)。后现代哲学的鼓吹者们宣称传统的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等)已经终结了。我送还的一句话是,除非你能显示出一种在深度、力度、态度上不逊于传统哲学的思想(无论它是否称为哲学),否则,说传统哲学终结了,就是武断的和不负责任的。
  关于哲学、思想、智慧、知识、理性、生活等,我已经在二阶意义上说了不少,有点像在岸上谈游泳,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游泳。停笔的时候,想起《哈姆雷特》中的一段对白:仆人问正在读书的王子,“您在读什么,我的殿下?”回答是,“语词”。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