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性情中人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赵仁珪
期数2000年04期
  虽然臧否必求真,
  笔下何妨赤子心。
  每到寸心相感处,
  抛书掷笔泪沾襟。
  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注释本虽以评介碑帖、臧否人物为主要目的,但历来评介与臧否亦有高下之分,低者仅能述其情状,高者则能写出感情。很多碑帖的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的故事,每到此处,启功先生即为之驻足,为之徘徊,为之低回叹惋,为之唏嘘慨叹。于是叙述文字变为抒情文章,死之碑版注入活之灵魂,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即此可知,启先生不但是学问中人,更是性情中人。
  如在评介王羲之《丧乱帖》时,据帖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之语,便在诗中发出“大地将沉万国鱼”的感慨,而此时正值神州沦陷的抗战之际,启功先生的一片爱国之心便跃然纸上。在评介恽寿平时,说他“生丁桑海之际,崎岖戎马之郊,……一水一石,巍并西山:一草一花,香齐薇蕨”,这不但是对恽寿平的歌颂,更是对民族气节的歌颂。又如在评介张猛龙碑时,于诗中写道:“小人何处通温情,一字千金泪数行”;在评介汪中书时,于文中写道:“逮读至与汪剑潭书,泪涔涔滴纸上”,何以至此?盖想到自己“早失严怙,先母抚孤,备尝艰苦”之故也。一派慈爱之心不亦“若助风木之长号也”?又如评杜牧张好好诗而感慨故人早逝,“何胜人琴之痛”;评宋克书七姬志碑由感慨七姬血肉,伤文人难获令终。诸如此类,皆是从性情中流出的好文章。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