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形而上的诱惑与拒斥
栏目
短长书
作者
蒋蓝
期数
2000年08期
我有收购旧书的习惯。不是收藏市场上那种面目可疑的雕版书,买书人期望时来运转赚上一把。我指的旧书乃是持有人或读过或装潢门面之后,扔进废品收购站的书。我认识一些破烂王,常去他们那儿淘书。
现在的生意人鬼得很。四毛钱一斤收进的书,卖给我一本也要几块钱。但总比离谱的新书价格低得多,时间一长,也节约了不少银子。
一天黄昏,顺路到一家收购站看看。老板从一大堆纸壳后钻出来拖出一个烂口袋,哗哗哗地倒出一摊书,说只有这些了。我一看就怔住了,这是些什么书呀!尼采的《苏鲁支语录》、全套黑格尔的《美学》、《逻辑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休谟的《人性论》以及《李嘉图选集》等几十种,大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名著”系列。其中有些书我也买过读过。再翻翻书页,见到很多批注与钢笔勾画的线条。我问老板要多少钱,他举起手,伸出两根粗大的指头。“二百?”“二十块。”我给了他三十块,他很惊喜。
我把书绑在摩托车后座上,慢慢行驶回家。买这类书而且认真读过的人,是不会卖书的,更不会当废纸卖掉。因为这样做,就等于让剑客交出利刃,做废铁处理。一个真正的剑手,即使要他的命,也不会交出兵刃的。也许,书的主人出国了,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了。也许,书的主人亡故,家人觉得这些书太占地方。也许……
在这个势利的年月,哲学乃至一些形而上的学科,好像走到了各自的尽头。它们就像登山者遗留在高地上的几面旗帜,还在那里忘情地迎风招展,指点攀登者的路途。可事实是,在既没有登山者、也没有观众的群峰之间,那些攀援者曾经留下的心血和生命,那些被景仰被欢呼、涤荡着灵魂的身影和足迹,不但被记忆所覆盖,也被时光与风雨冲刷得不露一丝热气和痕迹了!物质的诱惑,像汪洋恣肆的水流,浮载起一切愿意或者拒绝的人们,漂荡而去。发展就是生产力,经济就成为诺亚方舟!
也许,书的主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因为一直把形而上与形而下摆错了位置,现在正本清源,放弃这些纸上谈兵的理论,到大市场中去寻找真理。孔夫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现在,器就像生产钞票的机器一样,以至尊的地位,成为了太上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如不读书!
这样一想,买书时高兴的心情就变得沉重起来了。
命运是残酷的。在经济汹涌的年月,对一个人最大的考验不是聪明,而是毅力!诗人里尔克说过:“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在摸着石头过河而置身于摸不到石头的深水区的时候,也只好念念有词了。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形而上之学是薪火相传的事业。薪尽火传的过程,的确缺乏扬厉生命的贲张呐喊,缺乏雷电交加的淋漓风暴。它是绵长的、无声的、悲壮的、义无反顾的河流。把自己视作它延续的成分,然后让它把一己的汁水吸收燃尽,一个人成为了它蜿蜒前行的肢体。之所以可以坦然交付自己,是在于自由的人无条件地相信:这是一条火的河流,就如同折合忍耶的教徒穿上了上一代的血衣;就如同释迦牟尼将衣钵授之于伽叶;就如同天父让基督肩负传道使命!心火催燃的火炬,从一双手骨传递到另一双手骨。“虽万千人,吾往矣!”
从事“薪传”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的“精神界战士”!在力竭之即甘心情愿放弃自己而让血性负载精神流过,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壮士割腕,无异于断臂求悟,无异于舍生取义式的真正解放!放弃者已经没有任何遗憾可言了,因为他圆美了使命。能够将形而上之书弃之如敝屣,这一潇洒的举动中蕴涵着多少悲壮的成分。人在清醒地做着一件被常情视为“不义”的事情时,他就必须具备超越一切压力的至尊信仰。……也许,我真的不如这个卖书人。
形而上的诱惑与拒斥
马尔科夫《面向未来》
“水利社会”的类型
中庸之道的现代回声
未知死,焉知生
从特异世界里探索美的艺术
希腊寻根
布拉格精神
野火的联想
托喻设譬 拟容取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