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思想纠错
栏目
诗画话
作者
陈四益
期数
2000年09期
光盘纠错,好办。思想纠错就得小心了。因为许多时候是众以为“是”的“未死”在纠众以为“非”的“方生”。哥白尼、布鲁诺不是都被“纠”了吗?马克思、列宁不是也被“纠”过吗?结果,“纠错”成了“错纠”。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虽有不归杨、即归墨之说,不过是景从者众,倒并没有什么人能钦定一把衡量思想对错的尺子,所以思想活跃,至今传为美谈。秦代以吏为师,把思想的对错交给当官的去判断。但当官的或许懂得法规,却未必懂得思想,终于闹出了焚书坑儒的公案,两千年后也无法平反。把评判思想对错的责任加于少数官员,那后果可能是极可怕的。汉代武帝,索性宣布只准有一种亘古不变、永远正确的思想,不准有其它任何思想,于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此后,这种独尊又通过选拔官吏的程序加以强化。中国到近代之所以落后,思想之陈腐、僵化,实为重要原因。
一个健全的社会,应当有自由、活跃的思想,这才能有创造、有革新、有发展、有进步。欲以思想之僵化来换取社会之稳定,代价实在太大,而且,得其反,适足造成社会的不安——因为僵化毁坏了社会的适应与调节,这是有史为证的。诗曰:
一花独放说儒家,
千载严寒百卉杀。
一片茫茫空自喜,
难防春意雪中发。
丁聪画
思想纠错
一九三八:青春与战争同在
训诂的“价值命题”
我的困惑
文学教皇和《没有个性的人》
“力”和“生命总体”的美学
甄陶还是镀金?
《周易》西行
梵学的血亲和姻亲
蓬屋说诗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