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垂范”与“公仆”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泗洦河
期数2000年09期
  “垂范”这个词常用于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要求他们要“率先垂范”,即要求他们要做好样子,本意是很好的。
  但“垂范”这个词在普通老百姓听来有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干部是公仆不配套。“垂范”一词的意蕴容易给人这样两个印象:一是居高临下。既需要“垂”,自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表明,领导干部是高高在上的,示范的基座就高了众人一头。广大群众要看这个“范”,得仰着头,这样太累,脖子酸,人们只好敬而远之,想学也不愿学了。二是有“作秀”之嫌。“作秀”是个时髦词,准确的含义还无法从辞典中查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意在表演,是做给别人看的。垂,亦即是“挂”的意思,“垂范”二字,似意在垂悬示人,这难免使人联想起旧时酒馆门外高挑的酒帘子,有一种招摇的性质,人们常担心有假,想学也不敢学了。
  领导者要做好样子,古今同理,古人云:己不正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领导干部的做好样子,不仅是一种职责的要求,也是一种做人的本分,别人看得到要做,别人看不到也要做;当官时要做,不当官时也要做;管人时要做,不管人时也要做;人前要做,人后也要做。一句话,角色与本色的统一,人格统一,这才是好样的。
  “垂范”一词用作对长者、对他人榜样作用的敬词、赞语,也是可以的,古人就有“垂范后昆”的说法,但这应出自受范者的由衷钦佩之情,而不可以由示范者自许。
  在当今传媒使用的意义上对“垂范”这种词用而不察、听而不惊,这表明对领导干部的高高在上,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定势和思维定势,殊不知这样用词时,离公仆已经远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