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浮躁
栏目诗画话
作者陈四益
期数2001年04期
  曾经有过浮躁的年代,一天不知要放多少个“卫星”。粮食卫星放到“亩产一万斤”还嫌不大,必要“十万斤”才过瘾。各行各业自然竞相效尤。我那时在大学读书,也一样“干劲冲天”——全班“摩托化”,全校“超声波化”,“一夜写诗三百首,李白吓得胡子抖”——结果呢,当然是“红旗”上天,“卫星”落地,闹了个“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后来听说,在那之前,党外人士张奚若就曾有过剀切的批评,道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但是,对这批评的回应是:好六亿人民之大,喜社会主义之功,有何不好?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大非易事。等到觉悟,大错已铸。
  好像又到了另一个浮躁的年代。人人都想发财,而且要暴富——“十万不算富,百万才起步”。于是八仙过海,各逞其能:萝卜充参,猪肉注水,昼销假货,夜受贿赂,闯关走私,弄权致富,明偷工厂,暗窃国库,滥捕珍禽,乱挖古墓,等而下之,还有绑架勒索,撬门入户,逼良为娼,聚众滥赌……就连做学问的,也骂人图名,抄袭成书。不同的是,上一个时代的浮躁,动因在政治而发端在上,图虚名而受实祸;今天的浮躁,动因在金钱而缘起在下,肥自己而害群体,但急功近利则是一样的。可惜,急功或可近利,于现代化则是愈趋愈远的。历史的教训真要化为财富,看来也大非易事。
  诗曰:
  天下熙熙事可奇,
  南辕北辙总乖离。
  空花过后人犹醉,
  苦果新尝味若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