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神秘的太空生活
栏目科幻迷俱乐部
作者易帅
期数1997年第9期
8月2日下午在月亮湾体育馆举行的宇航员讲座,是一次趣味盎然的科普大会,掀开了“太空人”及宇宙的神秘一角,激起了无数科幻迷对宇宙的强烈好奇。
首先给科幻迷们作讲演的是俄国列昂诺夫中将和格列奇科博士。这时我才知道,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身体结实,步履矫健的列昂诺夫中将是进入开放太空的第一人。他两眼炯炯有神,却显得和蔼可亲,一点也没有“天之骄子”的架子。他先向我们介绍了太空以及他在太空的感受。作为第一位步入太空的宇航员,他看到的宇宙是一片漆黑,深不可测,星星满天皆是,奇丽无比。而地球则像一个蔚蓝色的水球衬托着幽深的宇宙,每十五分钟一次的日升日落的景观十分壮丽。这一切都使他感到兴奋无比。为了防止太空辐射,宇航员们除了要穿戴厚重的宇航服外,还要戴一种头盔。他抱怨说此行航空公司只让他带20公斤东西,所以他只带了一个宇航员头盔的前护镜给我们看,说罢还放在头上做了示范,这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好奇心,这个头盔由特殊的材料制成,表面附有一层金膜,虽然它比一本书还要轻,却非常坚固,能抵御太空辐射而又不影响宇航员的视线。我边看边想,我要是有机会身着太空服到太空中遨游一番多好!随后,他播放了从国内带来的录像,介绍失重状态下水的形态和他们在空间站的生活。在一切物质都处于相对失重状态下,宇航员可不像我们在地球上喝水那么方便,只能用手挤到嘴里才行。至于人在太空是什么感觉,另一位宇航员别列佐沃依空军上校给我们做了介绍。他特别请一名自愿者在主席台上做了一次1分钟左右的倒立,让大家观察他的脸部。很快,这位同学的脖子、眼睛开始大面积充血,满脸通红。这下大家才知道,由于失重人的血液向上涌入大脑,使人的脑部一直处于充血状态,而我们的太空英雄们却要在这种环境下在太空生活好几个月,难怪“太空人”的脸个个赛关公呢!在鼓励这位倒立的同学努力成为中国未来的宇航员之后,别列佐沃依上校请我们猜一个宇航员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台下人们非常踊跃,可是猜来猜去一个也没猜对,原来这东西就是剪刀。因为所有的管线、包装都需要用它,所以在宇航员的上衣口袋里都有一把剪刀。在大家醉心于听“太空人”介绍之时,列昂诺夫中将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在俄国的加加林宇航训练中心里,正有六名中国的宇航员在接受训练,并可望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太空。听到这里,会场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中国自己将来的太空英雄而欢呼。
在俄国宇航员之后讲演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生化专家香侬·露西德博士,她先给我们放了一段录像,是记录她在太空的生活及工作的。在录像里我们看到水在空中如同一个玻璃球一样飘浮着,蜡烛的火焰在屏幕上看起来像一个圆圆的罩子,而蜡油是绝不会往下滴的。更有趣的是宇航员的活动看起来都是轻飘飘的,如同鱼儿在水里游一样,香侬的头发也呈蓬松散开的样子,当然这些都是失重造成的。放完录像之后,香侬博士站在台下回答了科幻迷们的提问。科幻迷们看着面前这位和颜悦色、英姿勃勃的太空女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如果说香侬给大家的印象是和蔼可亲,那么罗斯上校的美国式风趣,更拉近了中国年轻科幻迷们与太空人的距离。罗斯上校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太空飞船为何能升空的原理,随着录像的播放,罗斯上校身穿太空服飘浮在太空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他还讲解了他如何穿上太空服,进入开放空间进行太空行走,以及在他行走时的感觉。人们从屏幕上看到,他放开一只小鸟,可怜的小鸟想展开翅膀飞走,可是因为失重,它只能在原地扑动;他们在和平号空间站还玩一种在地球上很难玩的游戏:在两个积木中间夹上三四个其它积木,放开手,然后再换过左右边上的积木,再夹上,积木却不掉下去,他们在失重的空间可以轻松地达到地球上魔术师的水平。这时,罗斯幽默地补充了一句:我想,各位也想到太空去试试吧?
精彩的讲演结束了,宇航员们起身向科幻迷们告辞。他们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为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的殷殷期望,还久久地回荡在大家的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