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998,我们最近的未来
栏目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数1997年第12期
每到十二月,就开始想象预示着新年的节日,除了全世界都过的元旦,还有象形表意的方块文字区里的中国春节。更逼近的则是严寒里热热闹闹,虽说是西方化,但也越来越属于中国年轻人的圣诞。要是在烛光下歌唱个通宵达旦,开门见新鲜的太阳照亮一地白雪,你便由衷赞叹:好洁净的天地,好新鲜的来年!
在那一地白雪中打开心扉,新年的阳光迎面而来,你的眼前,就有一本崭新的《科幻世界》!
“每期一星”仍将为中国科幻文学天幕缀上一颗颗明亮的新星。
“科幻文艺征文”应该换上98的字样了,科幻这株日渐参天的大树,又增添了一圈年轮。已有建树的中国科幻作家,无疑将会为你献上更加成熟的篇章。新锐的作家,也将从这里获得同样多的阳光与养分,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风采。
“校园科幻”是青春与激情的梦幻组合穿越时空的舞台,诚恳邀请全国青少年都来一试身手,所有成功的表演,都会在这里获得编者与读者的共同喝彩!
每月一次的科幻大餐里还有哪几样是固定的品牌?对了,“科幻影视”这个栏目也非常重要。随着《科幻世界》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我们成功地与美国科幻电视频道建立了合作关系。美国方面将为我们提供最新美国科幻电影的全面资料,除了更精美的彩页与故事外,还将增加一些影片拍摄制作花絮与主创人员访问等背景性材料。第一期即有对好莱坞大牌明星朱迪·福斯特主演《接触未来》一片的独家采访。
“科幻之窗”与“科幻百科”两个栏目将更系统地介绍国外科幻的发展与演变情况及其成果,打开窗口,就能看见更加多种多样的科幻。“人与自然”将不仅局限于动物小说,会拓展更新的题材领域,蕴含更多的科学知识。
科幻,一方面使我们拥有了国内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读者群,也为我们小小的编辑部搭起了一座通向世界的七彩虹桥,“宇航员信箱”将编辑部与读者和美俄两国宇航员联接在一起,把你需要转达的问题寄来给我们吧。
“互联网络”与“热点扫描”两个新开辟的栏目,是眺望科技时代的窗口:最新科技成果,最新的科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将成为新颖的科幻主题与题材,独特而富于变幻。
1997年,是科幻与现实特别贴近的一年:“克隆”技术梦想成真;卡斯帕罗大与IBM的“深蓝”的一场世纪之战,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曙光初现;人类再度叩问火星有无生命存在……所有这些,都使人感觉到科学技术时代正在加快步伐。
十二月真是个特别科幻的月份,人在今年,一抬手,不经意地便会摁到一个机关,门户应声而开,是1998:我们最近的未来。亲爱的读者,让我们携手,走向中国科幻更精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