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头痛”痊愈记
栏目小行星轨迹
作者叶亮
期数1998年第1期

  “头痛”是他给自己起的绰号,这主要是因为他一做起作文来,头便痛得不得了。记得小时候常遇到一些作文题,诸如,“你最亲近的人”啦,“你家的小狗”啦之类的,一碰到这些,他便一下头痛起来。唉,也是,家中连小动物都没有,记什么小狗嘛!

  尽管“头痛”对作文很不耐烦,可对书的兴趣却颇为浓厚,对郑渊洁的童话更是如痴如醉,在他的面前,常常展现出一个个梦幻般的世界。

  上了中学以后,“头痛”对于写作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他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是老师“大语文”的全新观念把他带入了又一个缤纷的世界。写周记是练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可是“头痛”从小学一直应付到初中,真是恨透了发明周记的那位不知名的先哲。然而到了高中,情况却完全变了,老师鼓励说见到和想到什么记什么;而要写好它,非得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再动笔。但“头痛”的高中第一篇周记并没有冲破“根深蒂固”写作观念的束缚,记了一篇老掉牙的说明文,只得了“中上”。他苦笑着摇摇头:“我不是写作的料!”第二次写周记前电影院正上映科幻片,他看过之后真是热血沸腾,回到家便一气呵成写了一篇似是而非的科幻,没想到老师竟对它大加赞赏,并嘱咐“头痛”将之誊好寄往《科幻世界》杂志社。

  “头痛”对写作的兴趣上来了,从此头也渐渐不痛了。看来应该改变对他的称呼了,于是乎“他”就成了“我”。

  自从首篇科幻作品被肯定之后,阅读《科幻世界》成了我众多爱好中最主要的一项。其间神幻离奇的想象,波澜壮阔的场面,颇富韵味的哲理,栩栩如生的人物,都令我神魂颠倒。常常是为了读完一本《科幻世界》,回应妈妈叫吃饭的话语,使用数十次的“等一下”。当终于不需要等了的时候,饭桌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冰冷的饭菜“陪”我度过“无悔的时分”。

  科幻使我领略了博大精深的宇宙奥秘,对于人性的刻画也是科幻作品较突出的优势,每每读完一篇,常常感动得“头昏脑涨”,很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迷上科幻后,读书看报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阅读神奇的科幻故事和质朴的语言文字,这的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华丽的词藻我不太喜欢,心灵的对话则是我最推崇的。

  现在由于接触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实际较少,所以我写作科幻小说很肤浅的经验就是:运用科学这把神奇的钥匙来打开写作这座神秘殿堂的大门,再加上合理的想像。当然作品最好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要肤浅地胡思乱想,误以为写得越热闹越好。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但它并不可怕,也许在不经意之间,你的“头痛”痊愈了,成功也来到了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