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类将面对终极的挑战
栏目我看二十一世纪
作者绿杨
期数1998年第3期
回顾100年来,人类不止一次地遭遇过最大规模的战争和饥馑,目前也还日益受到生态环境污染的威胁,但是人类依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进步。冷战、种族压迫已被唾弃,对抗转向对话,而最为实在显见的则莫过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而且,在21世纪前夕的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更加迅猛、更加深刻和广泛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突破性巨变正出现在地平线。
在21世纪,哪些学科将跑在推动这场巨变的前头?能源、信息,微技术、材料、基因工程……我们还能列出一张更长的单子,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切科学成果都是人类大脑的产物。遗憾的是人们在热衷地建造大型对撞机或发射火星“探路者”的时候,很少关注和投入对自身大脑的探索研究和改造。也许,在“先驱者”飞出太阳系之后,在向大洋彼岸的朋友发送图文并茂的电子生日贺卡之际,人类对自己大脑的智能感到心满意足了。
人脑智能是无限的吗?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曼哈顿工程释放出“核火来看似乎是这样。百万年来人类从未感觉到脑力有什么不足,而且自然进化还在继续完善我们的大脑。
但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另一种从未有过的新挑战,这就是人脑智能发展和当今科学发展速度之间差距的挑战。智能是它的物质基础大脑产生出来的,因而智能的水平层次取决于大脑的构造,受制于大脑构造所限定的运转方式、速度、精确性和效率。然而人脑的构造绝非完美无缺,因为人脑是由一个简单的神经节开始经过漫长的进化岁月逐渐完善、形成的,它还在进—步的完善过程之中,似乎任何时候人脑都不是最完美的。事实上它还存在许多的缺陷,起码,它在某些功能上远比不上一只计算器。
迄今为止人脑结构的改造和完善仅仅依赖于自然进化,这是极其缓慢的过程。而近代科技的发展则开始进入一条滚雪球式的加速轨道,名为埃尼阿克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午诞生的,50年后,电脑已“进化”了5代,运算速度也由每秒5千次提高到亿万次以上。其它科学领域也是如此。这是—场龟兔赛跑,如果人类不能改进自身的大脑,终究有朝一日由于人脑的局限而制约科学应有的发展或者失去了对它的控制。这是一个不同于洪水猛兽的终极挑战,“深蓝”击败人类的杰出代表就是一个开端。
所幸的是,尽管我们一直漠视对大脑所应有的探索研究,但在临近新世纪之际我们还是看到了一线可喜的曙光。对于大脑这个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难以开启的黑箱,科学家已找到非侵入性的途径“进入”了颅壳的内部观察它的功能活动以及功能活动与结构的关系。人脑和体外电脑“联网”的尝试,寻找神经细胞与芯片电路吻接的方法,将芯片直接植入(动物)大脑等等实验研究都已开始。这些对于实际着手改造人类大脑来说自然还是很初始的进军,但是“大脑工程”一旦启动连锁反应就将出现。
由于改造大脑的努力对人类的未来有如此重要的特殊地位,可以期待它将在不太遥远的将来赶上并超越其它领头学科,从而成为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