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当丰收来临之时——第七届“全国校园科幻故事大奖赛”感言
栏目
作者晓舟
期数1998年第12期

  毫无疑问,每届校园科幻大赛,结果都是一次丰收。

  丰收时节,当然要展示成果。近一百七十篇佳作榜上有名,它们,特别是获少年凡尔纳奖和一、二、三等奖的篇目,代表了此次大赛的水平。比起往届,起码有三大优点:科幻题材更储蓄了……一句话,“科”与“幻”,科幻与生活,科幻故事与文学表现,这几重关系得到了科幻迷的重视与领悟,因而参赛来稿中好稿剧增——以致老编们在上万件的来稿面前,常常为取舍退留而叹息搔首,委决不下。应该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能发表、广播乃至获奖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未用、退稿的大量稿件中,处处也闪烁着中学生科幻迷们的生活朝气、科幻灵气和创作才气的火花。

  丰收时节,肯定要总结经验。正面体验就不赘言——已有获奖作品的实绩,同学们加以品析、对照与思考,方向应是明确的。但是,负面的经验——教训,则不可不谈不可不防也。

  能称之为头号教训的,便是抄袭苗头初现——这是令老编最心疼又最头疼的“头等坏事”。心疼,便是极少数同学因懒惰而误寻“捷径”,把别人多年前见诸报刊的成品或抄或改,冠以己名,堂而皇之地寄来。即使蒙混过关,但却令我刊失误,令读者生气,令母校蒙羞,也令自己“失格”——真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真是不该,也不值!头疼,是因为科幻作品,浩如烟海,信息爆炸,目不暇接,老编们纵有三头九目,对每篇来稿“是否发表过”也难察秋毫,仍有疏忽,让此等赝品挤占宝贵版面,真是对不起广大读者!迄今,我们还源源不断接科幻迷的检举信,“打假”愤慨之声不绝于耳——亦可见抄袭行为乃过街之鼠为广大科幻迷所不齿。好在,对已抄袭者我们有批评与处置,对将抄袭者我们也有措施防范;好在,绝大多数科幻迷醉心的是在勤奋、诚实的创造性劳动中品尝苦辣酸甜……于是,我们于心稍安。

  其次的不足,是借鉴和模仿的痕迹太露。

  平心而论,初学写作者往往有所借鉴甚至有所模仿,但这有个“度”的界限与目的的区别。借鉴不等于章节摘抄(更不能全文照抄),也不等于“翻新改旧”——取别人作品的故事梗概或人物模型,加上少许自家材料而煮成一锅“烩饭”。高明的借鉴,应是受到启发而生新意,受到熏陶而增才华,正如一位著名作家所说,读名著、佳作而得益,像是上好的茶叶经茉莉熏制,泡出的香茗只闻其芳而不见其花。而且,借鉴只是初学写作者的一种辅助,模仿更仅是其早期练笔的一种“描红”,真正有志于创作,便要在“创”字上狠下功夫:立足于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语言,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这点,也千万请我们的科幻习作者留意。

  第三个缺憾是写作技巧上的粗陋,以选材、构思的雷同和语言、情节的乏味二者较为突出。“学习机应考出丑”、“外星探险、内奸作祟”、“机器人、克隆人起义,反搞‘把人不当’”……如此等等,已写得太多、太滥,若无新意,宜及时打住。至于语言问题,是关乎作者的文字、文学素养,有赖于在语文、作文课和课外练笔中逐步磨炼与提高、科幻文学,既为文学,也是语言的艺术。若不能驾驭流利、优美的语言,那么,生动、形象的场景人物,深刻、警省的思想、主题等等则很难成功营造。即或是您拥有一个新颖、绝妙的科幻故事,但因口讷于言,不成句逗,叫人怎生听得下去?——一些同学来稿之所未采用,也可以从这两方面找找原因。如有所悟,则其创作水准“上一台阶”,指日可待矣!

  丰收时节,自然还会萌生希望。回顾过去,差距与缺憾固然令人不快,但成果确实可喜,前景更令人振奋。中学生“业余”搞科幻创作,在不少学校已蔚然成风;中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已渐成时尚。家长理解,教师培养,学校支持,社会倡导——我们的科幻小苗,可谓根处肥沃土壤,身浴雨露阳光。加之历届大赛 的磨炬,同学们科幻知识、写作能力、参与热情大大提高,科幻佳作、科幻新人肯定会不断涌现。因此,老编们希望的胃口就有点大了:不仅来年校园科幻创作应有更大丰收,与此同时,还要有同学们学习、身体、思想品德的全面丰收!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为更大的丰收洒下汗水,付出辛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