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奇想
栏目科幻迷俱乐部
作者唐风
期数1999年第4期

    温州医学院徐加勤提供

  那个星体的原先面貌已无从考证了,但至少还可以推断出那些围绕恒星的行星密度极低,上面的生物茁壮成长。他们的生活目的便是吸收最多的阳光,把行星的物质转变为自己的一部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扩大自己的表面积,以便更好地接收恒星的恩赐。在进化中,他们的皮肤有了这种功能:可将高穿透力的辐射反射回去,而低能辐射却被吸收。后来,整个行星都成了生物的身体,他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形状,尽量以恒星为圆心,把自己变成一把雨伞,以最大的表面积吸收最多的能量,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很久很久以后,所有围绕恒星不断增加表面积的生物逐渐融合在一起了,他们不断使自己变薄而尽量包围恒星,终于把恒星裹得严严实实,不漏出一点点阳光。有一天人类通过蛀洞来到这里,引力的计算证明这里有星体,但实际上却什么也看不见,附近是一片黑暗。由于我千百年前就解开了这个谜,所以飞船的船长胸有成竹,他下令发射一颗引力波制导的太空鱼雷,炸开了一个小洞,一刹那间万道璀璨的光芒自洞中倾泄而出。但没过多久,小洞又自行合拢,光芒消失了。飞船绕行一周后返航,船长咕哝了一声:“好自私的生物。”

  去年十二月,徐加勤在“唐风答问”中问我,人为什么活着,登出后许多人来信找我要徐加勤的地址。现在我告诉大家:浙江省温州市学院赂医学院408信箱,邮码:325027。诸君可直接跟他联系。此人擅打闷棍兼敢接恶招,不宜放过。

  下一个还是徐加勤的

  这是一种能量体生物。它以能量的形式存在,诞生于宇宙的开创期,孕育于伪真空中。在伪真空衰变后,宇宙爆炸,封闭于伪真空中的能量得以释放。只有那些少数有生命的能量体用自己的本能与智慧维持了自己的状态,才没有被转化为热的形式,他们经历了巨大膨胀产生的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从而走向成熟;它们也经历了爆炸前1028 K的高温,从而更具智慧。他们向在这场变故中被淘汰的同类默默致哀,希望他们的灵魂早日附着在虚粒子上获得新生。因为只有变成实粒子后才能构造今后的宇宙,构造另一种生命。能量生命体漫无目的地游荡,他们没有肉体没有形状,是一种只花了10-34秒诞生进化的种族,而且具有最高智慧,是宇宙的主人。不知何时,他们才能跨越人类时空的界限。也许,COBE卫星探测到的宇宙背景辐射,就是他们的踪迹?也许,只有宇宙新一轮的坍缩、爆炸发生,他们才会显山露水,指导人类躲开这一万世之劫?  我们在宇宙的初期分道扬镳,我们终将殊途同归。

  这个构思基于一种定宙起洙假说,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是科幻“自设逻辑”的典型例证。

  南京市中医院江嘉驰提供

  根据全息理论,最小的个体中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地球可以说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原子,但同样也体现出宇宙浩瀚的生命力。在深达数千米的深海热泉处,没有普通意义中生命所需的阳光、食物,压力极大,温度达200℃以上,但是人们发现这里同样是生命的沃土。有一种红冠蠕虫,长达二~三米,它固着在岩石上,没有嘴,没有眼,靠伸出套管顶端的身体过滤海水中的食物。它的颜色格外鲜红,因为里面充满了富含铁质的体液。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当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水里的硫酸盐便变为硫化氢。这种含有臭味的化合物,就隐藏着深海生物存在的秘密。某种细菌借硫化氢进行代谢变化,吸收温泉热得以繁殖,一些小动物以过滤这种细菌生存,大的生物又以它们为食饵,这样就构成一个新的“食物链”。以此类推,我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星球,温度很高,例如金星,是不是有像上面描述的红冠蠕虫一样的生物,固定在地表,外面有一层膜质外套,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在大气中过滤某种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作为食物。

  给你一份资料。八十年代《科学画报》上曾有过同样的题目:设想外星生物的模样,只不过撰稿人是真正的科学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标枪龙和星际水母这两样东西。标枪龙是生活在类似地球环境的星球上的食肉性动物,它的前部有一根尖锐的骨质物,由一束伸缩力极强的肌肉群折叠在头上。捕猎时这根标枪可分泌出毒液,以射向猎物,使猎物昏迷,然后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至于星际水母,那是一种飘荡在宇宙空间中的巨大生物,其体积可以有一个星系那么大甚至更大。它们就像大海中的水母一样,半虚半实的躯体漂浮在宇宙这个无边的大海中,以空间中某些特定的星体为食,通过某种方式将星体消化后就转化为能量以维持其庞大躯体的行动。也许宇宙中许多星体的生生灭灭就是它的杰作,这种消化、吞吃星体的过程不是人类时间概念所能衡量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亿万年的时间对它来说只是短短的一瞬,或许我们太阳系就在某个星际水母的肚子里呢。

  标枪龙的设想很合理,星际水母则似乎离奇得过了分。如果不是我前不久看到一篇关于“南向天体流”的资料,我会撇开“水母”,也不管什么科学家了。

  南向天体流是这么回事:拥有10万个星系的室女超星系团,连同它附近的3个超星系团,正以每秒700公里的高速向南飞去。这个方向有悖于宇宙膨胀方向,意味着在长蛇半人马超星系团之外,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物质积聚。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认为一旦分析范围跨出超星系团水平,就可以测到纯粹的宇宙膨胀速度。这一南流矢量处在银河平面之后,可见光被其所阻,但用其它电磁辐射探测手段还是可行。科学家们反复核对数据,证明无误。这实在太奇怪了,因为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的。这个证据主要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具有99.8%的各向同性,是宇宙原始大爆炸的余辉。南向天体流指明了一个无可与匹的巨物,使科学家们陷入了苦思。

  离奇的事实需要离奇的解释。星际水母的想法也许是开玩笑,但我却不敢断言:在宇宙尺度上不存在超乎自然力的某种意志力。

    成都童镭提供

  水滴虫——这是—种以硫为基础的液态生物,生活在岩浆与岩石的高温高压的空隙中,如浴室中的水滴一样吸附在空隙的顶部。它们依靠相互溶合交换信息,可如水滴一般自由地在顶部滑动。它们无严格的个体之分,只要溶合在一起便是一个整体。它们以充斥空隙的高温硫蒸汽为能量来源,死后落入岩浆,重新分解为硫,进入新一轮的物质循环。

  筛子——一种生活在太空中漂浮的巨大酒精云之中(已探明其存在),由特殊契机演化而成的生物。其形状发薄薄的一层网,由分子长链构成,面积几十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不等。它们在酒精云中以惯一性缓慢移动,通过分解筛到的酒精分子来提供能量,是一种十分低级的生物。由于引力作用,它们永远不会运动到酒精云之外。

  巨型晶体生命——由以恒星为中心,并围绕其公转的无数类似钻石的晶体球构成的巨型生命体。光是其智慧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同的波长,不同的频率,代表不同的信息。通过控制引力场,光在其晶体内部和之间不断地以不同方式、路径反射、折射、叠加,从而产生出极高的智慧。

  “奇想”栏目经常中选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严密,内力沉雄;另一种则思路轻灵,招式奇幻。童镭显然属于后一种。他的知识储备尚不能使一个构思丰满周全,但那种力图脱颖而出的想像力不禁令主持人心折。希望每一个沿未完成学业的人都能保住脑海中那颗流光溢彩的智慧星球,不要为现行僵硬的教学方式所窒息。

    浙江舟山吴建强提供

下面是个广告,由浙江舟山的吴建强提供,主持人略加删改。它属于“现场展示”类型。

  一个刚从飞机场出来的美貌少妇提着大旅行箱走到大街上,箱子太重,她把它放在地上歇口气。这时有个身着制服的年轻人走上前来,礼貌地问道:“需不需要帮您叫辆计程车?”说着顺手提起箱子。

  半晌没有车过来。年轻人问她:“一个人出门旅行?”她说:“是的。”年轻人点点头:“现在旅行比以前方便多了。经常出门?”“是的。”她说。“也许您该雇个保镖。我听说有一种仿真F—Ⅱ型机器人,满有用。”少妇狐疑地看着他,她最讨厌推销员的。年轻人又说:“那种机器人加装了超强智能芯片和情绪逻辑芯片,相当可靠,你看。”他变戏法似的拿出个小电视机,按下开关,画面显示着太空公司加工机器人的过程,接着是机器人的工作情景。少妇极不耐烦:“行了,先生。什么智能芯片,全是骗人的把戏。我除非亲眼看见……”

  “那就看我呀!”年轻人说,“我就是F—Ⅱ型,昨天才出厂。您大可以试试我的性能……喂!计程车!”好。本期告一段落。注意:本期内容除最后一则外,全是约稿。因为春节造成截稿时间比以往提前一个月,以至绝大多数来稿尚未寄到主持人手中,迫不得已,我用电话和亲自去信的方式提前通知少数几个人,叫他们赶快救急。本期不评最佳奇想,等下月登完自由来稿后汇总评奖。当然,您对这一期喜欢不喜欢,具体怎样评价,我是很高兴听到的。

  “奇想”六月(期)主题围绕军事类科幻。四月十五日截稿。有些朋友建议取消预设主题,对此我没多少把握,就交由广大“奇想”爱好者讨论吧。现在暂取一个折衷方案,六月(期)只说军事,但不限定具体范围。

  也许,防御战略优先,进攻战略次之?软杀伤武器(也就是橡皮子弹概念)优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次之?战略战术,武器设计,后勤保障……题材多的是,但请允许我多一句嘴:

  对“奇想”来说,越难想的就越好登。

  噢,对了,99.1期本栏的“广告大战”,赢家是新疆杨谦的“征兵广告”,他获得了109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