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创新的话题——第八届“全国校园科幻故事大奖赛”絮语
栏目校园科幻
作者晓舟
期数2000年第1期
随着大赛的揭晓,一批新人新作拥到了科幻新世纪的门坎。于是,有了今天关于创新的话题。
刚刚过去的“’99高考作文冲击波”,使《科幻世界》杂志一时成为众所瞩目的新焦点。对此,阿来主编耸耸肩:“是高考作文撞上了我们。”谭楷总编点点头:“巧合中的必然。”杨潇社长语重心长:“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而读科幻,正是激发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途径。”三位的妙语,使全杂志社在喜悦之余,有一种深沉的感动:这是社会对科幻地位的一次明确无误的肯定,是生活对从事科幻事业的人们的一次颇为别致的褒奖。时代需要创新,科幻培养创新——今天说这句话,我们比任何时候“底气”都足。因为,这是社会的共识。
创新是个大课题,大文章,就我们的“校园科幻”而言,创新也是它的灵魂:题材的创新,手法的创新,构思的创新,语言的创新,新场景,新故事,新人物,新思考……所以这块不大的苗圃,始终是满眼新绿,一派生机。可以说,此次获奖作品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好”,重要的“成功秘诀”便是:新一点。
科技点子新一点,题材就不容易“撞车”。科技新发现之迅猛,使轰动一时的新成果转眼便成明日黄花;而幻想——这对思维的翅膀,更容易潇洒地在科技前沿飘飞……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扭住诸如“星球大战”、“科技作弊”、“克隆复制”等等不放?离开人满为患的题材小道,去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多好!
思考角度、反映高度新一点,主题便不会雷同。应该说,同学们来稿的立意还是多姿多彩的,对人类未来、科技明天的关怀与关注也可以是一致的,但思考的重点、观察的立足点,就应该千差万别。我们当然应该有忧患意识——环保、生态、克隆人后果、机器取代人类……但,我们生活的现实和未来的理想中,又有那么多值得振奋、快乐的东西,并非除了忧患别无长物啊!况且,即使取材方向一致,但角度新、主题新,也能令人耳目一新哩!
情节、人物新一点,构思便不易重复。要力求讲个“别人没有听过”的新故事。我们主张的“中学生写自己”,绝不是死板地限定科幻故事都必须发生在课堂、学校、宿舍、家庭或“去学校的路上”,而是主张尽量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入手,写出青少年科幻的特色和朝气来,避免走入舍近求远,“贪大求洋”的弯路。这与构思创新毫不矛盾,要注意的是,满口洋腔、满眼洋人不算新,早恋、热恋、失恋也不能算新——因为,新不等于生涩,更不等于矫情。
叙述方式、语言对话新一点,文笔便不会乏味,造成的氛围和感觉便不会陈旧、呆滞。与前述种种一样,语言的磨炼是一个长期的,不懈的实践、提高过程,每个人也常常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当然不可能因“灵机一动”而“焕然一新”。但,我们能不能不满足于自己驾轻就熟的叙述方式与语言表达,争取“变”一下,“换”一下,也就是说,有了好故事后,在“怎样讲”上也绝不偷懒,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此次获奖作品中不乏语言优美、讲述新颖的篇什,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在文学锤炼上付出的辛劳。
创新的大敌,就是重复与模仿,更糟糕的是醉心于、固定于重复与模仿。而抄袭更是最没有出息的伎俩。大家心知肚明:今年的“校园科幻”,也有过抄袭、改写的骚扰……让我们共同拿起创新的利器,彻底驱除这个丑陋的老幽灵,保持这块园地的洁净与新鲜!
告诉大家一个“新动向”:近来来稿剧增,不少是第一次学写科幻故事的新科幻迷。欢迎大家参加这创造性的劳动,欢迎光临新一届大赛的竞技场!附带要说的是:我们的大赛来稿无截止日期,一届紧接一届,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亲爱的同学们,本世纪最后一次“校园科幻大赛”到此胜利落下帷幕。让我们好好琢磨琢磨:新世纪的第一次大赛中,老编和科幻迷们将给对方以怎样的“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