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深海变种》:制造出来的大海与狂鲨
栏目科幻影视
作者彦卓
期数2000年第1期
“我看《大白鲨》时还是个小孩……但与《深海变种》相比,它至多不过是《芝麻街》。”
“呸!傻冒!什么‘狂鲨’?还是看看‘发现频道’再发言吧!”
“托马斯·简(饰卡特)太酷了!他骑在鲨鱼上的样子会让我心跳一辈子!”
“别疯了。那鲨鱼令我恶心,看它满口大白牙竟使我联想起几天前见到的一幅假牙广告招贴。拙劣!”
……
网上聊天室里影迷们正吵得沸沸扬扬。新近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深海变种》引起了激烈的唇枪舌战。这边为它疯狂叫绝,那边却将其贬得一钱不值,有人甚至把它看作是《侏罗纪公园》的抄袭版。尽管众口难调,而且该片的票房收入到目前为止也尚未突破亿元大关,但由它带来的全球性火爆场面并不亚于当年的《大白鲨》。
早在四年前,制片人阿兰·里奇和托尼·路德威格就将邓肯·肯尼迪和约翰·辛曼的剧本《深海变种》卖给了华纳兄弟公司。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恐怖科幻故事,讲述几名生物工程学家同他们自己的实验成果——受荷尔蒙刺激并发生变异衍生出的怪物,三条具有智慧的大鲭鲨进行殊死搏斗。单从故事情节本身来讲,剧作者也并没有走出俗套,别出新招,但无数迭起的悬念加上恐怖氛围的烘托为其平添了不少潜在的看点。
要使故事中险象环生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其制作上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除开现代摄影广泛采用的动画制作和电脑数字化处理,这部影片还需要一个可供怪鲨沉浮自如、蹬打得开的拍摄场地。剧本中反复出现的潜水和其它水下绝技场景也非一般演员可以胜任。
三年后,主流动作片导演雷恩尼·哈林和制片人阿基瓦·高德斯曼应邀坐镇指挥,给闲置了几年的《深海变种》剧本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两位亲自组建的演员阵容整齐强大,活力十足。拍摄所需的各种设施也在短时间内全部到位。拍摄场所最后定在拍摄过爱情经典片《泰坦尼克号》的福克斯下加利福尼亚拍摄基地。
1998年8月3日,《深海变种》正式开拍。
占地35英亩的福克斯下加利福尼亚影视拍摄基地坐落于墨西哥的罗萨里托市南三英里处,距美国南部边境仅数分钟路程。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人工创意赋予它不凡的气势。福克斯下加利福尼亚影视拍摄基地设施齐备,自成一体的格局优势使之有能力承接全球许多大片的拍摄。它拥有大容积的蓄水池(大约可容纳2千万加仑的海水),其过滤厂每分钟能过滤并加氯处理9千加仑海水。此外,该基地拥有全套影视制作所需的场所,包括办公空间、景区商店、更衣室、壁橱设备以及影视后期制作区。永久性办公空间宽敞霸气,达9千平方英尺;7万平方英尺的封闭式舞台和9万平方英尺的影片制作室、储存间及厂区更可见其气势的宏大。
《深海变种》中海洋研究站的大部分镜头是在1号蓄水池拍摄的。这是一个占地3万6千平方英尺的混凝土现浇水池,曾为脍炙人口的《泰坦尼克号》的成功摄制立下汗马功劳。水池主体部分水深3.5英尺,其向下倾斜的一处水深可达40英尺,总容量约为1千7百万加仑。此外,它还伴有一个高162英尺的可升降式塔台,便于摄制人员必要时调节灯光和全方位摄制。
1号蓄水池之最巧妙莫过于其临海一面的那堵墙。墙上分布着流溢装置,拍摄人员从“陆”上面对它进行拍摄时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镜头下,浩瀚无边的太平洋一览无遗,水天一色,浑然一体。观众很难想像影片中看似庞然大物的“狂鲨”大打出手时竟是困在一方水池之中。
谈到该片的电脑特效制作,仅一个“爽”字恐难以将其复杂的工艺概括进去。观众们也许不知,担任该片特效处理的个个皆是名师。《机器警察》和《晶兵总动员》的特效总监此次联袂出击,共同承担该片的电脑数字化处理及电脑动画制作。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那些能“明察秋毫”的观众超卓的眼力。有观众提出,由于拍摄时镜头转换太多,空间处理不得当,使影片中电脑制作的鲨鱼形象显得不够稳定,时大时小,有失真感。
绝对完美的东西本不存在,在享受影视作品带来的快乐时,我们不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挑剔。诚如一位观众所说:“我才不去管鲨鱼是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的,只要它传达的意象让我知道它是鲨鱼而不是别的什么就足够了。重要的是它能给我带来快乐,快乐的多少是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