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慧绿茵场
栏目智慧绿茵场
作者王晓文 执中
期数1996年第6期
主持人的话:由去年十二期绿扬的科幻小说《消失了的银河》,引发了关于时空观,关于多个宇宙的话题。今年第三期刊登了董轶强同学的来信后,我们陆续收到许多读者来稿,谈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由于本刊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刊出。现选登中国科技大学王晓文同学的来信及执中先生的文章。(吉刚)
看了1996年第3期上的“智慧绿茵场”,我对多个宇宙、多个时空的观点是抱肯定态度的。董轶强同学说时光倒流、超越时空等现象不可能发生,并举了例子。可我认为他的例子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宇宙、一个时空的基础上,当然不能反映多宇宙、多时空的情况。试想若存在A宇宙、B宇宙,它们的时空刚好是相反的,则从A看B或从B看A,时空不就是倒流的吗?从A宇宙到B宇宙,我们不就超越时空子吗?在此我们可不必讨论从A到B能否实现,因为这只取决于交通工具而已。
文中以“能量守恒定律”来否定多个宇宙、多个时空的存在,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如果此时能量守恒定律是在所有时空内起作用,那么对许多个宇宙总体能量当然也是守恒的。这样各宇宙间的能量交换就不可能是永动机型的,只是能量的传递,就像地球上各国之间的资源进出口,对地球来说资源总数是不变的。
王晓文
读了今年第三期“智慧绿茵场”上董轶强同学的文章,深为贵刊拥有如此认真阅读、思索的读者而高兴。相形之下,顿觉自惭。在喜愧交并之余,我想发点也或是属于门外的议论。
一、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告诉我们,物质的物质量与时空的几何量等价。也即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其实就是时空的某种几何结构。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粒子就是一种“波包”或“能包”场的凝聚物。夸克作为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应遵守E=mc2的物理定律。质子和中子作为能源已成不争的事实,而质子和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我想,人们希望把夸克作为能源,恐怕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从夸克束缚场中解放出自由夸克来,但已经在高能实验中观察到了“几乎是自由夸克”的粒子(见霍金《时间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
二、多宇宙的设想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量子力学家埃弗雷特提出来的。这并不是一种宇宙模型,其趣旨在消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所引进的观察者的主观意识成份,尚有待实验证明。另有一种“多维宇宙平行世界论”,认为宇宙中有若干时空参数各异的世界平行存在,是一种新的宇宙模型,倡言者是俄国学者德·勃洛欣采夫和弗·泽列宁。作为两种学说,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与别的,包括相冲突的学说并存。在未得到观测和实验的结果之前,我们无从判断其正误。能量守衡恐怕不足以被当作反驳的证据,由于宇宙的总能量无法精确定义,故在宇宙尺度内谈能量守衡是无意义的。
在二十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内,一直有许多争议存在着,而且有的还持续了很多年。有人说,这些争议也许要到对时空的本质有了革命性(对目前的理论而言)的认识之后才能平息;也有人说乃是由于科学家们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所持观点不同而引起的。
二十世纪以前,还原论独霸了西方的科学王国。而自量子力学诞生后的七十年间,渐渐形成系统论与还原论平分秋色的局面。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仍按还原论在编写教材并组织教学,所以学生们很难——不是作为专业,而是作为常识——理解当今的尖端和边缘科学。我认为,这两种方法论都被证实是有效的,似乎以不存偏颇为好。
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