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读取中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读取中
品名五代前蜀李升袁安卧雪图 卷
分类绘画
作者
年代
字体
语言
释文
尺寸
位置尺寸(公分)
本幅29.8x169.8
隔水一30.8x10.6
隔水二30.8x10.5
隔水三30.8x10.4
隔水四30.8x10.4
拖尾30.8x163.8
隔水五30.8x10.4
隔水六30.8x10.4
质地
位置质地
本幅
题跋
类别作者位置款识书体全文
作者款识李升本幅李升楷书
题跋王达拖尾洪武癸丑仲春五日。锡山王达书。楷书袁安。列传。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也人。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捧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敢(受)。(从)事瞿然而止。后举孝廉。汝南先贤传曰。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自出按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也。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明年。三府举安能理剧。拜左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按吏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岁余。征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鞠人。常称曰。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闻之者皆感激自励。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宏。司空第五伦皆恨之。宏因大言激励虞曰。诸言当还生口。皆为不忠。虞廷叱之。伦及大鸿胪韦彪各作色变容。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沈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誾誾衎衎。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君何而尤深谢。其各冠履。帝竟从安议。明年。代第五伦为司空。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与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窦宪既出。而弟卫尉笃。执金吾景各专擅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景又擅使乘驿施檄缘边诸郡。发突骑及善骑射有才力者。渔阳。鴈门。上谷三郡各遣吏将送诣景弟。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景擅发边兵。惊惑吏人。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辄承景檄。当伏显诛。又奏司隶校尉。河南尹阿附贵戚。无尽节之义。(请)免官按罪。并寝不报。宪。景等日益横。尽树其亲党宾客于名都大郡。皆赋敛吏人。更相赂遗。其余州郡。亦复望风从之。安与任隗举奏诸二千石。又他所连及贬(秩)免官者四十余人。窦氏大恨。但安。隗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时窦宪复出屯武威。明年。北单于为耿夔所破。遁走乌孙。塞北地空。余部不知所属。宪日矜己功。(欲)结恩北虏。乃上立降者左鹿蠡王阿佟为北单于。置中郎将领护。如南单于故事。事下公卿议。太尉宋由。太常丁鸿。光禄勋耿秉等十人议可许。安与任隗奏以为。光武招怀南虏。非谓可安内地。正以权时之算。可得捍御北狄故也。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复更立阿佟。以增国费。宗正刘方。大司农尹睦同安议。事奏。未以时定。安惧宪计遂行。乃独上封事曰。臣闻功有难图。不可豫见。事有易断。较然不疑。伏惟光武皇帝本所以立南单于者。欲安南定北之策也。恩德甚备。故匈奴遂分。边境无患。孝明皇帝奉承先意。不敢失坠。赫然命将。爰伐塞北。至于章和之初。降者十万余人。议者欲置之滨塞。东至辽东。太尉宋由。光禄勋耿秉皆以为失南单于心。不可。先帝从之。陛下奉承鸿业。大开疆宇。大将军远师讨伐。席卷北庭。此诚宣明祖宗。立宏勋者也。宜审其终。以成厥初。伏念南单于屯先父举众归德。自蒙恩以来。四十余年。三帝积累。以遗陛下。陛下深宜遵述先志。成就其业。况屯首唱大谋。空尽北虏。辍而弗图。更立新降。以一朝之计。(违)三世之规。失信于所养。建立于无功。由秉实知奋议。而欲背弃先恩。夫言行君子之枢机。赏罚理国之纲纪。论语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行焉。今夫信失于一屯。则百蛮不敢复保誓矣。又乌桓。鲜卑新杀北单于。凡人之情。咸畏仇雠。今立其弟。则二虏怀怨。兵食可废。信不可去。且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诏下其议。安又与宪更相难折。宪险急负势。言辞骄讦。至诋毁安。称光武诛韩歆戴涉故事。安终不移。宪竟立匈奴降者右鹿蠡王于除鞬为单于。后遂反叛。卒如安策。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四年春。薨。朝廷痛惜焉。后数月。窦氏败。帝始亲万几。追思前议者邪正之节。乃除安子赏为郎。策免宋由。以尹睦为太尉。刘方为司空。睦。河南人。薨于位。方。平原人。后坐事免归。自杀。初。安父没。母使安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问安何之。安为言其故。生乃指一处云。葬此地当世为上公。须臾不见。异之。于是□(遂)葬其所占之地。故累世隆盛焉。洪武癸丑(公元一三七三年)仲春五日。锡山王达书。
印记:王达私印、王达善氏
题跋陶宗仪拖尾陶宗仪题行书玉琢芙蓉朵朵开。乾坤清气费诗裁。先生一榻高千古。不管门前县令来。陶宗仪题。
印记:陶九成、南邨
题签清高宗前隔水一楷书李升袁安卧雪图
印记:乾隆宸翰
题签文嘉前隔水二行书五代李升袁安卧雪图神品
印记:休承、文嘉
题跋清高宗前隔水三己丑(公元一七四五年)孟春御题行书卧雪原非遁世情。孝廉征召令阴平。立朝侃侃多忠告。皆自傲寒素养成。己丑(公元一七四五年)孟春御题。
印记:得佳趣、乾隆宸翰
印记
类别印记
鉴藏宝玺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乾隆鉴赏
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宜子孙
鉴藏宝玺乾隆御赏之宝
鉴藏宝玺古希天子
收传印记(双龙方玺。墨字李升)
收传印记(干卦)
收传印记绍兴
收传印记内府图书
收传印记希世之宝
收传印记绍兴
收传印记瑞文图书
收传印记乔氏篑成
收传印记(押印)
收传印记延□董裳
收传印记潘氏听颿楼藏
收传印记听颿楼藏(重一)
收传印记潘氏季彤珍藏
收传印记季彤墨缘
收传印记季子所藏
收传印记季彤审定
收传印记季彤
收传印记梁清标印(重一)
收传印记观其大略
收传印记蕉林玉立氏图书
收传印记河北棠邨
收传印记
收传印记棠邨审定
收传印记古宋定粱氏书画印
收传印记精忠堂(重二)
收传印记寿春世家
收传印记晋府图书
收传印记晋府书画之印
收传印记晋国奎章
收传印记乾坤清玩
收传印记敬德堂图书印
收传印记苍岩
收传印记□□图书
主题
类别第一层第二层说明
主要主题山水冬景(雪景)
主要主题人物高士(士人、隐士)
次要主题人物官员(臣)
其他主题山水溪涧、湍泉
其他主题树木寒林.枯树
其他主题树木
其他主题树木
其他主题树木
其他主题花草藤萝
其他主题人物侍从(侍女、童仆)
其他主题人物车夫
其他主题建筑房舍
其他主题建筑篱笆、围墙
其他主题人力车
其他主题器用文玩(琴棋书画)
其他主题器用卧榻
其他主题器用
其他主题器用服饰(对人)
技法
技法细目
皴法
苔点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