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宋拓越州刻晋唐小楷 册 唐柳公权书清静经
分类
法帖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楷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第一则)太上老君常清静。老子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情挠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也。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真静。渐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第二则)老□□(子曰)。上士□(不)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谓见妄心。既见妄心。即矜其身。既矜其身。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沈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第三则)太上老君□□(常清)静经。仙人葛玄曰。吾得真道。尝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悟之。南宫列仙。下士悟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万遍。十天善神。卫护其人。玉符保身。全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正一真人。曰。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瘴不□。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得就。想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尺寸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印记
主题
技法
参考
宋拓越州刻晋唐小楷 册 唐柳公权书清静经
三牺尊
清戴临杂书画 册 鹧鸪天
松石釉描金福寿纹带扣
明赵左秋林书屋图 轴
珊瑚簪
明陈洪绶杂画 册 方朔偷桃
洋彩紫地番莲纹瓶
夔纹鼎
银镀金硝石簪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