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读取中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读取中
品名宋拓朱巨川告身 册
分类法帖
作者
年代
字体楷书
语言汉文
释文敕典掌王言。润色鸿业。必资纯懿之行。以彰课最之绩。久更其职。用得其才。朝议郎行尚书司勋员外郎知制诰朱巨川。学综坟史。文含风雅。贞廉可以励俗。通敏可以成务。自司纶翰。屡变星霜。酌而不竭。时谓无对。今六官是。百度惟贞。才识兼求。尔其称职。膺兹奖拔。是用正名。光我禁垣。实在斯举。可守中书舍人散官如故。建中三年六月十四日。太尉兼中书令臣在使完。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张使。通直官朝议郎守给事中赐绯鱼袋臣□播奉□。奉敕如右。牒到奉行。建中三年六月十五日。侍中。银青光禄大夫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杞。正议大夫行给事中审。月日时都。左司郎□(中)吏部尚书阙。朝请大夫权判吏部侍郎范阳郡开国公翰。吏部侍郎阙。尚书左丞阙。告朝议郎守中书舍人朱巨川奉敕如右。符到奉行。主事怡。判郎中滋。二令史侯朝书令史。建中三年六月十六日下。
尺寸
位置尺寸(公分)
本幅一至五幅28.8x27.1
本幅第六幅28.8x13.6
后副叶第一幅28.8x13.6
后副叶二至六幅28.8x13.6
质地
位置质地
本幅
后副叶
题跋
类别作者位置款识书体全文
题跋祝允明枝山祝允明行草书颜鲁公忠节词翰。为有唐一代人物冠。故留片纸(点去)言只字。后世珍之。然经五代大乱毁灭者多矣。此诰巍然独存。尝入宣和殿。高宗爱而摹刻之。此初搨也。岂易得者哉。公悦其宝之。枝山祝允明。
印记:祝允明印、晞哲
题跋高士奇偶记抱瓮翁士奇行楷书陈眉公妮古录云。余藏颜鲁公朱巨川告身。偶读张睢阳传。睢阳之死也。论者薄其功。而巨川与李翰等争之。天下无异言。则巨川之为人。不愧鲁公之书矣。庚辰(公元一七00年)四月六日。始有清和之气。晓换瓶中芍药毕。偶记。抱瓮翁士奇。
印记:抱瓮翁、秏壮心遣余年
题跋高士奇康熙丙辰(公元一六七六年)七月既望。书于三釜轩。江村高士奇行楷书内府所藏鲁公所书朱巨川诰墨迹一卷。奇伟雄拔。不为法度所窘。米老谓其龙蛇飞动。见者目惊也。卷末有奉华堂印及御前之印。朱色灿然。此帖与墨本无毫发异。纸墨古淡。确为宋搨盖公忠义大节。使不善书。千载而下。固当敬重之。矧超迈若是。宜蕤音侍御珍秘之耳。康熙丙辰(公元一六七六年)七月既望。书于三釜轩。江村高士奇。
印记:士奇私印、澹人
题跋高士奇并记之江村高士奇行楷书余昔与蕤音通政交甚善。通政没廿余年。其所藏散失殆尽。顷从其亲得此。大有今昔之感。重为题后。康熙庚辰(公元一七00年)四月二日。雨后晓晴。前岁京师移归芍药。开花十余枝。以官□宋瓶插列案头。聊作余之侍婢耳。时在柘湖养亲。前一日在北墅看梓树花。听黄鹂。坐柏堂观雨题壁并记之。江村高士奇。
印记:新笋晚花时、别是闲滋味
题跋高士奇行楷书庚辰(公元一七00年)四月朔。次儿轩随余之柏堂。此后病不能出户。至十月而逝。今日避暑清吟堂。观旧帖。见去年四月二日六日两题。尚不意次儿之莫起也。书以志余之悔。辛巳(公元一七0一年)六月三日。酷暑汗流。午饭后记去伏尚旬余。便大热。
印记
类别印记
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宜子孙
鉴藏宝玺宝笈三编
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孟端
收传印记吴伟
收传印记六如居士
收传印记大姚
收传印记榖祥
收传印记坚白斋
收传印记菊涧
收传印记简静斋(重一)
收传印记新笋晚华焚香评赏
收传印记高岱私印
收传印记侍御之章
收传印记梦楼
收传印记蔬香园
收传印记生香乐意斋(重一)
收传印记双玉瓶山房珍赏
收传印记晋陵高阳许氏槐荣堂图书记
收传印记槐荣堂珍赏
收传印记忠孝之家
收传印记石山
收传印记风山之渐
收传印记子孙宝之
收传印记尤镗具草(重一)
收传印记□皋□鹤
收传印记秦墩
收传印记国贤
收传印记修国史官
收传印记金沙含斋
收传印记大方伯之章
收传印记张氏伯起
收传印记江邨高氏岩耕草堂藏书之印(重一)
收传印记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收传印记干卦
收传印记□□图书
收传印记文节世家
收传印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重二十八)
收传印记奉华堂印
收传印记御前之印
收传印记另六拓印不识
收传印记霞□□□
收传印记江邨高氏□□□□□□□□
收传印记秘殿□□
主题
技法
参考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