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明方孝孺书默庵记 卷
分类
法书
作者
年代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
尺寸
说明
字体
楷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默庵记。会稽俞先生。年富气盛时。尝以惊世绝俗之智。悬河决峡之辩。为当时所推。既晚。更事益深。奉朝命为学者师于东南小邑。乃喜为简默。号其燕处之室曰默庵。其弟子闻而疑之曰。先生之为斯号也。不亦异乎。人之达其志意。明天下之理。而成物化民者。以其能言也。故教令不宣于家。则亲爱踈。辞命不修于乡。则长幼乖。军旅不言。则无以用众。宾客不言。则无以成礼。居乎朝廷。为大臣。而好循默。则难以定国计。和民人。为谏官近职。而不务言事。则有旷官窃位之讥。先生为人师。以教民善俗为职业。封域之内。有细行之违。片言之悖。先生耻之。乌可以默自处乎哉。余闻而咲曰。是知默之为默。而不知默之非默也。知言之不可止。而不知非默则不能为言也。子尝见夫万仞之渊乎。方其静也。沉奫涵畜。不震不激。泊乎无声。杳乎莫测。惟其积之久而不妄出也。故一旦决而为川。达乎江河。声之所撼。闻数百里。使其不深。而终日汨汨。如溪潢涧潦之为。则不崇朝而涸矣。安能泽加万类乎。故士非能言之为贵。而发于不得不言之为美。道充于中。不得已而后言。则其言必传。无意于辨。不得已而后辨。则其辨必明。昔者孔子之门。以言语称者有矣。惟颜子不言如愚人。然由后世考之。凡颜子之言。皆为天下准。与圣人之旨相表里。而宰予子贡。发言立论。輙多疵而不适乎中。岂非好辨者未必能言。而善言者必本于默乎。先生阅乎事变多矣。求乎义理精矣。知夫无益之辨之不足务。盖将即颜子而师之。而今而后。先生之道益隆矣。立乎朝。则发而为正论。垂乎后则揭而为大训。皆有道者之余事也。先生之默。乌知非言之至者乎。二三子何患焉。于是疑者谢曰。子之言似矣。请质诸先生。置之屋壁。以袪弟子之惑。(自识行书)余不善书。偶得佳纸。录此文未终篇。辄弃去。王君修德见而足之。珠璧在后。鱼目奚所发其光邪。乙丑(公元一三八五年)五月廿七日。孝孺戏题。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0.6x56.8
隔水一
12.5
引首
30.6x117.9
隔水二
12.6
隔水三
11.6
拖尾
30.7x118.4
隔水四
12.5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引首
纸
拖尾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朱之蕃
引首
朱之蕃题。
楷书
正气淋漓。朱之蕃题。
印记:竹林草埜、朱之蕃印、状元宗伯
题跋
朱之蕃
拖尾
泰昌改元(公元一六二0年)孟冬几望。江左后学朱之蕃敬书。
楷书
方正学之忠愤激烈。德器宏毅。学问渊涵。世所景仰。百世不泯。乃其书法之遒劲精严。如端人正士。望之起敬。可以释躁妄。收放逸。盖意兼欧虞。妙出神运。未易窥其蕴也。读斯记而知默可裕言。语非腾说。如愚尽道。多言数穷。圣人复起。不能易矣。今为与材顾世兄所珍袭。得一寓目。愧尠修拙腕。皆不足为先生执鞭。惟与材其捧遗墨而得师资。不负称桥翁大司寇之文孙。蕃窃翘跂属望之矣。泰昌改元(公元一六二0年)孟冬几望。江左后学朱之蕃敬书。
印记:闲园、朱之蕃印、少宗伯
题跋
梁桂茂
拖尾
秣陵梁桂茂。
隶书
正学先生书默庵记。盖有意于默者。其在建文间。更制度。改服色。绝不为默。比文皇召对。则不能屈其膝。命之草诏。则不能弮其腕。临刑乃为绝命词。英气忠节。宇宙间千古不灭。真以默为言者哉。郑端简公为先生作传。有云。四方得公一字。宝于金璧。与材于二三百年之后。藏其遗迹盈楮。宝之又当何如也。秣陵梁桂茂。
印记:惟荣父、梁桂茂印
题跋
姚履素
拖尾
武林后学姚履素敬书。
楷书
大司寇顾东桥公守台时。题侯城里二诗。盖吊正学先生也。彼时虽屡经大赦。尚未敢直称靖难时事。故诗题讳言之。神庙初年。诏故革除被罪诸臣。忠于所事。甘蹈刑戮。有司即所在祠之。坟墓苗裔存者。厚加恤录。于是先生忠节益大显。而人人能言其激烈之状。先生书默庵记。东桥公藏之有年。今其曾孙与材出以示余。与振因诵侯城里二诗。则东桥公生平所用重先生者。盖亦亿禩同新矣。并录公二诗于左。万壑千厓控海门。愁云不散昼长昏。王裒枉积林间泪。荀息难招阙下魂。直以孤忠悬日月。不劳遗草落乾坤。椒浆欲奠知何处。古木含风自吐吞。一点麻衣入帝庭。九天风雨昼冥冥。云迷杜宇游魂黑。草染苌宏野血青。四海衣冠收节概。万年宗社属神灵。英雄已去心难死。长倚南箕化列星。武林后学姚履素敬书。
印记:姚履素印、允初氏
题跋
许天敍
拖尾
汝南后学许天叙敬书。
楷书
叙童时曾诵服方正学先生逊志斋文。而未获覩先生手迹。顷从姚观察见顾与材世兄所藏先生手书默庵记卷。楷书十八行。行书四行。楷法颜柳。行宗米蔡。外拓取姿。而中擫有法。秀劲端雅。不作险侧态。岂正人心正笔亦正耶。昔人谓王逸少才行甚高有远识。惜不究其用。以书掩之。今先生手迹不多见。其亦以大节掩之乎。兹叙幸得见所未见。披览起敬。因缀言于后。汝南后学许天叙敬书。
印记:天叙、伯伦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收传印记
珍藏(半印)
收传印记
无二无三
主题
技法
参考
明方孝孺书默庵记 卷
玉佩
珊瑚数珠
牙器
「河图」圆墨
兽面纹簋
清陈枚画耕织图 册 上簇
窃曲纹鼎
宋李相东篱秋色图 轴
绿彩云龙纹盘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