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明王宠真行草书(十) 册 乐毅论兰亭江东帖违远帖鹅羣帖出师颂麻姑仙坛阴符经瑞雪咏山夜忧长笛弄帖
分类
法书
作者
年代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
尺寸
说明
字体
楷书;行书;草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乐毅论。夏侯泰初。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又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大甲而不疑。大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于盛隆。合其趣于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于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夫讨齐以明燕王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着于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全于天下矣。迈全德以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施之。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着。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智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于两邑。乃致速于天下。不幸之变。世所不图。败于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以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豺虎。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溺之仁。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霸王之事逝其远矣。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殊哉。其与邻敌何以相倾。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亦未可量也。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乐毅论贞观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中书令河南郡开国公臣禇遂良奉勑审定及排类。贞观时命褚遂良之右军书以乐毅论为正书第一。遂摹六本赐魏征等。此其一也。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羣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蹔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七月二日献之白。孙权据有江东。以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用。斯可足为援。而不可图也。益州天府之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西连巴蜀。东通吴会。此用武之国。而其不能治。天所以资将军。将军既是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求之大国。诚难至也。臣献之言。臣违远坟墓。奄冉五载。冈极之思。实结于中。前去郡已具陈。闻尔时圣恩垂矜。甚欲申其情事。但以被征有大例。故令曲成之仁不遂。臣于朝职不同并急之制。今欲特乞假百日以泄私。犹复欲与中表少叙分张之怀。又臣姊刘氏在余杭。当蹔过省。若不得此。不容回展。伏惟天慈。物通其志。必蒙听许。以私上闻。伏用秪悚。臣之。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姊告无他事。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当须向彼谢之。献之等再拜。又临献之鹅羣帖。出师颂。茫茫上天。降祚有汉。兆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霄映。素灵夜叹。皇运授。万宝增焕。历纪十二。天命中易。西戎不顺。东夷遘逆。乃命上将。授以雄戟。桓桓上将。寔天所启。允文允武。明诗阅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昔在孟津。惟师尚父。素旄一麾。浑一区寓。苍生更始。朔风变楚。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人歌之。犹叹其艰。况我将军。穷城极边。鼓无停响。旗不蹔褰。泽沾遐荒。功铭鼎铉。我出我师。于彼西疆。天子饯我。辂车乘黄。言念内舅。恩深渭阳。介珪既削。列壤酬勋。今我将军。启土上郡。传子传孙。显显令问。右摹索靖出师颂。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撰并书。麻姑者。葛稚川神仙传云。王远字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蔡经家。教其尸解。如虵蝉也。经去十余秊忽还。语家言。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过。到期日。方平乘羽车。驾五龙各异色。旌旗导从。威仪赫奕。如大将也。既至。坐须臾。引见经父兄。因遣人与麻姑相闻。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王方平敬报。久不行民间。今来在此。想麻姑能蹔来。有顷信还。但闻其语。不见所使人。曰。麻姑再拜。不见忽已五百余秊。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思念久。烦信。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被记当按行蓬莱。今便蹔往。如是便还。还即亲观。愿不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来。来时不先闻人马声。既至。从官当半于方平也。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秊十八九许。顶中作髻。余发垂之至要。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无有也。得见方平。方平为起立。坐定。各进行厨。金盘玉杯。无限美膳。多是诸华。而香气达于内外。擗麟脯行之。麻姑自言。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间蓬莱水。乃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陆陵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之。已知。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便以掷之。堕地即成丹沙。方平笑曰。姑故秊少。吾了不喜复作此曹狡狯变化也。麻姑手似鸟爪。蔡经心中念言。背蛘时。得此爪以杷背。乃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念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者神人。汝何忽谓其爪可以杷背耶。见鞭着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大历三秊。真卿刾抚州。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坛东南有池。中有红莲。近忽变碧。今又白矣。池北下坛傍有杉松。松皆偃盖。时闻步虚钟磬之音。东南有瀑布。淙下三百余尺。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西北有麻源。谢灵运诗题。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恐其处也。源口有神。祈雨辄应。开元中。道士邓紫阳于此习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廿七秊。忽见虎驾龙车。二人执节于庭中。顾谓其友竹务猷曰。此迎我也。可为吾奏。愿欲归葬本山。仍请立庙于坛侧。玄宗从之。天宝五载。投龙于瀑布。石池中有黄龙见。玄宗感焉。乃命增修仙宇。真仪。侍从。云鹤之类。于戏。自麻姑发迹于兹岭。南真遗坛于龟源。花姑表异于井山。今女道士黎琼仙。秊八十而容色益少。曾妙行梦琼仙而飡花绝粒。紫阳侄男曰德诚。继修香火。弟子谭仙岩。法箓尊严。而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皆清虚服道。非天地气殊异。江山炳灵。则曷由纂懿流光。若斯之盛者矣。真卿幸承余烈。敢刻金石而志之。时则六秊夏四月也。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地发机。星辰陨伏。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则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贞观十二年八月褚遂良奉诏书一百十八本。瑞雪咏。谢庄希逸词翰。大明元年诏转撰。玄管洽。幽诗平。火洲灭。日壑清。龙关沙蒸。河儌云惊。晷未沉而井閟。寓方霾而曳山。飞白雪。叶中符而掩皇州。降千。而瑞神世。始葐蒀以蕤转。终徘徊而烟曳。状素镜之晨光。写金波之夜晰。晰景兮便娟。冠集灵兮蔼望仙。溢迎风兮湛承露。亘临华兮被通天。幂遥途而界远绮。丽青墀而镜列钱。及其流彩犹抟。凝明亟积。郊隰均暎。江峦齐奕。审伊宫之踰丈。信钘开。阿之盈尺。洞秋方之玉园。果𠎣京之珠泽。若夫贞性贲道。润德晖经。载涂演其楙。同云宣其灵。既昭化于卫术。亦阐义于齐𨓍。结秋竹之丽响。引幽兰之微馨。窃惟鸿化远洎。玄风遐施。浃纬称祥。磬埏作瑞。调露之乐既兴。大闺之歌已被。春光兮冬泽。长无愆于平施。山夜忧。庭光尽。山羽归。松昏𠎿。渚𢅴稀。流风乘轩卷。明月缘河飞。乃斡西枻乱幽澨。出药屿而淹留。过香潭而一憩。屿侧兮初熏。潭垂兮葐蒀。或倾华而閟景。亦转彩而途云。云转兮四岫沈。景閟兮双路深。草将濡而垧晦。树未䬟而涧音。涧鸟鸣兮夜蝉清。橘露靡兮蕙烟轻。凌别浦兮值泉跃。经乔林兮遇猨惊。跃泉屡环照。惊猨亟啼啸。徒芳酒而生伤。友尘琴而自吊。吊琴兮悠悠。影感兮心妯。逢镂山之既渥。承润海之方流。身无厚于蜩毳。恩有重于嵩丘。仰绝炎而缔愧。谢泪河而𨋎忧。夜永兮忧绵绵。晨寒起长渊。南睪别鹤伫行汉。东邻孤管入青天。沈痾白发共急日。朝露过隟讵赊年。年去兮𩬊不还。金膏玉沥岂㽞颜。回舲祏绳户。收棹掩荆关。长笛弄。月起悠悠。当轩孤管流。郁顾慕含羁。含楚复含秋。青苔蔓。荧火飞。骚骚落叶散衣。夜何长。君吹勿近伤。夜长念绵绵。吹伤。减人年。谢庄词翰。传自高祖广平王。闻得于南唐。字画遒劲。势若飞动。文翰俱美。嘉靖辛巳(公元一五二一年)十月王宠临。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2.8x27.9
后副叶
22.8x27.7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文彭
后副叶
三桥文彭识
行书
趋庭时。家君每称述履吉先生。翰墨精美。结构圆熟。楷法深得永兴遗意。犹为世所推重。予亦最爱之。相乞无已。兹成十册。乃其生平用意之作。此系雅翁一时神来。拈毫托素。如渔郎偶入花源。景色殊胜。使之再入。不可复得矣。因装成什袭。名为书巢云尔。三桥文彭识。
印记:文彭之印、停云
题跋
彭年
后副叶
嘉靖乙未(公元一五三五年)冬十一月长至日。彭年。
楷书
雅宜先生书法入神。其小楷尤为难得。娟娟妍逸。真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河洛少年。翩翩裘马。如读陶彭泽诗。反履不已。乃识其奇趣。平生所书。若虚琴馆赋。子畏墓铭。石湖草堂。皆为一时称传。如右军曹娥黄庭。恐难多遘。兹阅所书临摹古体诸作十帧。点画精工。证入晋人三昧。即欧虞楷法。未易比胜。矧其下者乎。雅宜怀尚夷旷。志寄高远。故其濡染。晻瞹斐亹。极有标会。能令观者洒然以喜。三桥什袭秘藏。一日出示属题。漫书此以附不朽云。嘉靖乙未(公元一五三五年)冬十一月长至日。彭年。
印记:彭年、孔加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鉴赏
鉴藏宝玺
古希天子(重一)
鉴藏宝玺
八征耄念之宝(重一)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作者印记
大雅堂(重六)
作者印记
韡韡斋(重六)
作者印记
王宠私印(重一)
作者印记
履吉之印(重一)
主题
技法
参考
王宠(一四九四——一五三三),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苏州吴县人。博学多才,诗文书画皆精,虽然英年早逝,书法已能建立独特风格。与祝允明、文征明同被誉为「吴中三家」。〈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撰写的一篇文章,叙述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此幅小楷用笔清腴圆浑,结字宽绰疏宕,犹存晋人高古遗意,也带有王宠独特之拙中带巧、平淡清雅的情致。
(20120713)
明王宠真行草书(十) 册 乐毅论兰亭江东帖违远帖鹅羣帖出师颂麻姑仙坛阴符经瑞雪咏山夜忧长笛弄帖
清庄豫德摹贯休补卢楞伽十八应真 册 阿必达尊者
天圣元宝
青花番莲纹盘
骨雕彩绘龙首嵌件
快雪堂帖(五) 册 宋米芾臈雪帖
明沈周写景 册 寒江独坐
玉蝉
冬青釉暗花碗
玉长管饰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