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明沈周书中秋诗 卷
分类
法书
作者
年代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
尺寸
说明
字体
行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八月十四夜同浦舒庵赏月。少年漫见中秋月。视与常时不分别。老来珍重不易看。每把深杯恋佳节。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后生茫茫不知比。年年见月年年喜。老夫有眼见还同。感慨满怀聊尔耳。今宵十四已烂然。七客赏争天下先。庭空衣薄怯露气。深檐稳坐仍清圆。东风轧云轻浪作。蓦把太清渣滓却。浮云虽欲忘吾人。壶中有酒且自乐。舒庵况是吾故人。酒政有律无哗宾。递歌李白问月句。自觉白发欺青春。青春白发固不及。且把酒波连月吸。舒庵与我六十人。更问中秋赊四十。弘治己酉(公元一四八九年)八月望后。书于双峨楼长洲沈周。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1.9x232
引首
30.8x92.2
隔水一
10
隔水二
13.3
隔水三
13.1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引首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张瑞图
引首
静月
行书
印记:瑞图之印、白毫庵主
题跋
宋鸿
本幅
同邑后学宋鸿识。
草书
奉和启南先生玩月歌。一年几见当头月。况与平时有□别。烁彩腾波以挂空。何人不赏中秋节。连霄绝翳是今秋。万里无云玉镜留。宫中窃药闻羿女。畏风犹喘似吴牛。人生焉得常如此。时有忧愁少欢喜。举杯见月当尽欢。拍手高歌亦复耳。我今坠地逆旅□。得失宁知谁后先。持斧不烦修月户。当轩喜得共清圆。片云吹来翳复作。□感使之不可却。蹔蒙何损太阳明。陋巷箪瓢不改乐。平分风月我何人。偶与山川作主宾。浩歌春江花月句。长风起浪和阳春。阳春白雪人难及。手扪三山连海吸。从今还赏六十秋。我至明年六(点去)四十。方崇祯戊寅春三月。偶得此歌于延陵市上。恨乏一图配之。至中秋后五日。从友人□复得是图。遂成合璧。喜而走笔和之。第珠玉在前。觉我形秽耳。同邑后学宋鸿识。
印记:宋鸿之印、五噫斋、五噫居士
印记
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启南
主题
技法
参考
弘治丙午(一四八六)中秋前一夜,沈周与浦舒庵祝允明及家中子侄七人赏月,曾有十四夜月图并诗,归沈周之友虞山孙艾。今由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为沈迹传世之精者。此卷书同一诗,时间为己酉(一四八九)八月望后,地点在双峨楼。按波士顿藏画并无年款,系据诗中「舒庵与我六十人」而定为一四八六。据文征明题沈文两先生合卷,是年征明谒周于双峨僧舍,周正作长江万里图,征明歆羡之。周不欲征明以艺事得名,然自此每与征明论绘事。是年周六十三岁,征明二十岁。
明沈周书中秋诗 卷
皇宋通宝
民国汪亚尘鹰 单片
清杨长年赠叔起七言律诗一首
珊瑚珠
青花波涛番莲纹盖罐
白瓷釉里红团龙纹杯
玉蝉
晴华仙馆书画墨
玛瑙饰件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