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元赵孟俯书苏轼稼说 册
分类
法书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行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充。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日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耨铚殳。相寻于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士。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既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君才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学则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题识一)此篇苏子送张琥而作。以稼喻人才。余观其所作。岂以一世之盛名自居哉。其于兄弟之相切嗟者如此。不特于朋友之间也。所以名益盛而学益进也。子昂。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8x13.2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赵孟俯
本幅
子昂
行书
印记:赵氏子昂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养心殿鉴藏宝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墨林子(重一)
收传印记
项子京家珍藏
收传印记
子孙世昌
收传印记
天籁阁
收传印记
墨
收传印记
林
收传印记
神游心赏
收传印记
槜李
收传印记
子京
收传印记
项墨林父秘籍之印
收传印记
项叔子
收传印记
项元汴印
主题
技法
参考
詹仲和,即詹和,字僖和,号铁冠道人,四明(宁波)人,《宁波府志》作詹僖,弘治(公元一四八八-一五○五年)时为县诸生,书学王羲之、赵孟俯皆能逼真,兼擅墨竹和白描。此作用笔劲利,结体攲侧,风格近赵孟俯,册末亦有「子昂」款,然线条过于劲挺,缺乏赵书的秀润,「赵氏子昂」印亦伪。细究结字用笔,可知出自善学赵书的詹仲和之手。
原题「元赵孟俯书苏轼稼说」。
(20120104)
元赵孟俯书苏轼稼说 册
娇黄碗
唐宋元明集绘 册 元高克恭山水
宋搨武冈帖(三) 册 晋王羲之临川帖
墨妙轩法帖(三) 册 宋米芾与希声吾英诗翰
宋拓大观帖(二) 册 晋谢安每念帖
白地红龙杯碟
清翁同龢行书五言联 轴
珊瑚钮子
掐丝珐琅双龙拱寿香炉(五供)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