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读取中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读取中
品名陶瓶
分类陶瓷器
作者
年代待订
尺寸高26.3公分 口径9.7公分 底径10.3公分
说明圆口外翻出唇,粗颈、圆腹,平底无足。颈部刻:「贞观元年(627)瀛洲学士蔡允恭敦」两行款识,底刻一「唐」字铭。虽然全器无镌刻御制诗,但从乾隆皇帝于〈题贞观陶器瓶〉诗的诗注中,述及:「此器为贞观时物,乃陶器非瓷器也」,以及「此器下刻贞观元年,知非中末时物」,得知他所歌咏的对象正是这件陶瓶。蔡允恭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十八学士之一,陶瓶上刻有他的名字,自然引起乾隆皇帝注意;让他联想到唐人柳宗元〈代人进磁器状〉。对此,谢明良教授研究以为雍正朝编定的《古今图书集成》因收录有〈磁器部汇考〉,遂成为乾隆皇帝快速检索陶瓷信息的最佳工具,致使他在御制诗中采纳柳宗元的观点,将完美无瑕的瓷器比喻成帝王的德行。同时烧出完美无瑕瓷器,则有歌颂帝王德政的象征意涵。乾隆皇帝鉴赏陶瓷,非常注重皮壳特征,故也以「想于土中曾近铜器,故受青绿色」,猜测此品的掩埋状况,而间接表达出此器亦为清宫所藏少数出土品之一。御制诗集中所收录的另一首〈咏唐素瓶〉诗,因诗注中有:「唐卢楞伽画,阿罗汉前置一水瓶似此」,故可从器形的联想中,得知该诗亦颂扬此件陶瓶。(引自《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