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宋人卞庄子刺虎图 卷
分类
绘画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语言
释文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9x169.1
隔水一
13.6
隔水二
13.5
拖尾
39.1x108.9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王澍
拖尾
琅邪王澍
行楷书
右卞庄子刺虎图。不着画者名氏。自昔相传。称为李龙眠。翫其笔法。软如绵。劲如铁。浑是一段浩然之气。行乎其中。信信(衍一信字)非龙眠不能作也。卞庄子刺虎事。具国策及史记。与鹬蚌相持语正相类。盖以规人之恃强而好胜。无益。终必自毙。徒为他人利耳。古人作画。必具劝戒。龙眠拈此作图。规切之意深矣。琅邪王澍。
印记:王澍印、恭寿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楝亭秘玩
主题
类别
第一层
第二层
说明
主要主题
经史‧故事
卞庄子刺虎
主要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主要主题
人物
百姓
次要主题
走兽
牛
次要主题
走兽
虎
次要主题
器用
文玩(琴棋书画)
书
其他主题
器用
兵器
剑
其他主题
器用
如意
其他主题
器用
拐杖
技法
技法
细目
工笔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
画一牛已毙,踣于草上,卷前两虎争牛而斗。卞庄子持剑将往刺虎。一人前往劝止,卷后负剑奉轴、操杖执如意者凡六人。按此为春秋时故事。卞庄子为卞邑大夫,有勇力,刺虎时,管竖子阻之,曰:两虎方食牛,牛甘必斗,斗大则伤,小则亡。从伤而刺,一举必有两获。卞听其言,果获两虎。盖两虎相争如鹬蚌相持,得利者必为他人。均以规劝人之恃强好胜,必无益而自毙。
本幅画人物及虎均极生动。虎虎相斗,卞庄子之勇,尤其美妙。
画中一牛受伤,两虎为争食而相互咬斗。春秋(公元前七七0年—二二一年)鲁国大夫卞庄,以「勇」著称,持剑将刺老虎,回身却听旁人劝告:两虎相争,必一死一伤,此时刺伤虎而得两虎。卞庄听从建议,果得两虎。
本幅无名款,清宫归于宋代李公麟(约一0四九年—一一0六年)名下。画中卞庄神态及两虎相斗,极为生动。(20091016)
卞庄是鲁国(公元前1027-250)的大夫,以「勇」著称。画中的场景,一只牛已受伤倒卧在草地上,两只老虎正为争食牛而相互咬斗。卞庄左手牵起衣襬,右手提起剑要往前冲出去,却又转头听着旁边人拱手说话。画卷的最后有人捧「如意」拿「杖」。画中的故事是卞庄想刺杀老虎,旁边的人劝告他,两只老虎正想吃这头牛,必然因牛而起争斗,两只老虎一争斗,小老虎为大老虎所杀,大老虎也难免受伤。等到两只老虎争斗完毕,只要杀死那受伤的大老虎,岂不是一下子就得到两只老虎了。卞庄听从这个建议,就停下来等待两虎相斗完毕,果然如所说的,得到两只老虎。这则故事的意义是劝告人不要祇凭勇气,而没有智慧。另一方面的意义,也说出自己人(两只老虎)相争,最后却被别人得到利益。规劝人如果自以为勇敢好胜,并没有益处。本幅没有作者的签名,以前总会把这种线条描绘精良的人物画说是出于宋代李公麟(约1049-1106)之手,本卷在清朝皇宫的记录《石渠宝笈三编》就是如此认定,但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获得现代人的同意。然而画中对主角卞庄神态的掌握,两虎的相斗,都是宋朝人高明的表达。(王耀庭)
宋人卞庄子刺虎图 卷
红碧玺小腰结
清周家楣二月十日函
明文嘉诗意图 册 江岸望远
双屉木匣
兽面纹甗
印度 金线绣船形帽
垂裕阁法帖(四)(黄) 册
楷书朱子诗
粉彩红地缠枝花卉纹牙签筒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