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明唐寅高士图 卷
分类
绘画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语言
释文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3.7x195.8
隔水一
12
隔水二
11.7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王穉登
本幅
隶书
高士图(残阙存半)。
题跋
王穉登
本幅
行书
(王穉登跋亦残存六行。第一行只存一梁字。第二行存虚令人有凌云六字。第三行存之气。可□□心匠意不缚于古者哉。斵轮甘十七字其中三字全泐。第四行完整。文曰。)苦得之神解。岂可以口耳传也。万历甲午十(十七字)。(第五行完整。文曰。)月廿三夜饮张德父斋头。出此见遗。归而中(十七字)。(第六行下端残。文曰。)圣坐松院。烛下展阅捉笔题(十一字下阙王穉登三字)。
题跋
唐宇昭
本幅
己丑仲冬。获再观于云起楼。展玩不忍释手。唐宇昭。
行书
(唐宇昭录王穉登原跋文曰)。唐六如高士图卷高士图三字隶书。晋昌唐寅为敬泉先生画。小行楷。唐六如先生高士图四段。一法李伯时。一法刘松年。一法马和之。一法梁楷。并笔法飘逸。如汉武读子虚。令人有凌云之气。可谓师心匠意。不縳于古者哉。斵轮甘苦。得之神解。岂可以口耳传也。万历甲午十月廿三夜饮张德父斋头。出此见遗。归而中圣坐松院烛下展阅捉笔题。王穉登。己丑仲冬。获再观于云起楼。展玩不忍释手。唐宇昭。
题跋
唐光
本幅
时嘉平一日。毗陵后学唐工光
行书
先君子每遇收藏家法书名画。所赏心者。无不录其款识。以备稽考。积累成编。为见闻识一。(疑有脱字)。此六如先生高士图卷。乃荆溪吴氏物也。己丑岁曾侍先君同观于云起楼。明年庚寅。其主人翁不达。儗以素所珍爱诸物殉葬。虑不能如愿。遂于临逝时。集置榻前。付之一炬。此卷与黄子久富春图。同遭厄劫。作罢论久矣。居恒讨论及此。辄为浩叹。癸亥冬过荆溪。偶于一俗贾手。获覩此段。且惊且喜。惜前后尽成灰烬。犹幸存高士图三字影。暨王跋一段。而款识悉归乌有。使非先君有抄录原本在。不几为千古疑案耶。遂多方购之。以作枕中秘。甲子冬游岭南。访出翁先生。先生顾谓予曰。一别数载不远数千里而来。必当有所割爱以见遗。予无辞以应。勉将此卷。疏明始末而归之。虽断简残编。而变幻遇合之奇。堪为佳话。先生大鉴家。知必不以菲亵罪我也。时嘉平一日。毗陵后学唐工光识。
印记:匹士、唐光、情澜馆
印记
类别
印记
收传印记
艾庵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子子孙孙用之协相
收传印记
王衡
主题
类别
第一层
第二层
说明
次要主题
器用
花器
瓶、水盂
次要主题
器用
文房用具
笔、砚、纸、书
其他主题
器用
家具(屏风)
凳、石桌、席
其他主题
山水
奇石
其他主题
建筑
栏杆
次要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童仆
其他主题
树木
主要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高士、隐士
技法
技法
细目
写意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参考
本幅起首,绘童子拱手侍立,圆凳旁之地面,铺设有席,席上散置纸笔书砚等物。中段出现高士三人,相对畅谈。背景画树石苔草,运笔条畅有力,浓淡交织,极为精彩。幅末设石桌,上置瓶炉,另一卷垂挂在地。据唐光跋,原画应有四段,分别临法李公麟、刘松年、马和之、梁楷笔意。顺治间因遭火焚,仅余最后一段法梁楷者。笔致草草,与唐寅「采莲图」卷(一五二○)相近,故归为五十岁以后所作。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苏州人。
天赋多才,狂逸不羁。画师周臣而过之,为吴门四家之一。
起首描绘僮仆一名,纸笔书砚等物散落地面,三位高士仰头畅谈,卷末石桌上空白纸卷垂坠到地。全图用笔畅健纵逸,脱胎于南宋禅僧梁楷的简率风格,应为唐寅五十岁左右的杰作。1650年吴洪裕以珍爱之物〈富春山居图〉等投火殉葬,此图亦在其列。原作分别临仿李公麟、刘松年、马和之、梁楷的画风。火焚后,前三段已毁,唯第四段保存至今。(20110609)
明唐寅高士图 卷
清董诰书智严经 册
玉琮
汉汉并天下瓦当墨拓 册页
松花石砚
纨扇画册 册 无款水轩花榭
青花花卉盘
青花长方缠枝花卉纹花盆
祥符元宝
元丰通宝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