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清谢遂职贡图(一) 卷
分类
绘画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语言
释文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3.9x1481.4
引首
33.9x79.4
隔水一
33.9x12.2
隔水二
33.9x12.7
隔水三
12.8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隔水一
绫
隔水二
绫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本福
楷书
(图说)(一)朝鲜国夷官。朝鲜古营州外域。周封箕子于此。汉末扶余人高姓据其地。改国号高句骊。亦称高丽。唐李绩征高氏遂灭。至五代时。有王建者。自称高丽王。历唐至元。屡服屡叛。明洪武中。李成桂自立为王。遣使请改国号为朝鲜。本朝崇德元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太宗文皇帝亲征克之。其国王李倧出降。封为朝鲜国王。赐龟纽金印。自是朝鲜遂服。庆贺大典俱行贡献礼。其国分八道。四十一郡。三十三府。三十八州。七十县。王及官属俱仍唐人冠服俗。知文字。喜读书。饮食以笾豆。官吏闲威仪。妇人裙襦加襈。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为饰。(二)朝鲜国民人。朝鲜国民人俗呼为高丽棒子。戴黑白毡帽。衣袴则皆以白布为之。民妇辫发盘顶。衣用青蓝色。外系长裙。布袜花履。崇释信鬼。勤于力作。(三)琉球国夷官。琉球居东南大海中。明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洪武间。三王俱入贡。至宣德间。山南山北为中山所并。本朝定鼎。其王航海输诚。遣使册封。屡赐御书匾额。常遣陪臣子弟入监读书。其国有三十六岛。气候常温。俗尚文雅。鲜盗贼。王与臣民分土为禄。地产五榖蔬果之属。夷官品级。以金银簪为差等。用黄绫绢折圏为冠。寛衣大袖系大带。官妇髻插金簪。不施粉黛。衣以锦绣。其长覆足。(四)琉球国夷人。琉球国人多深目长鼻。男服耕作。营海利。土人结髻于中。汉种结髻于中。布衣草履。出入常携雨盖。妇椎髻。以黥手为花草鸟兽形。短衣长裙。以幅巾披肩背间。见人则升以蔽面。常负物入市交易。亦工纺绩。(五)安南国夷官。安南古交址地。唐以前皆隶中国。五代时。始为土人窃据。宋时。丁氏。黎氏皆三传。李氏八传。无子。传壻陈氏。明永乐间。讨黎季牦簒陈氏之罪。因郡县其地。后黎利构乱。因而抚之。嘉靖中。莫登庸簒黎氏。旋为黎惟潭恢复。本朝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黎惟禧款附因封为国王。嗣后五年一贡。其地有东西二都。十三道。地土膏腴。气候炎热。一岁二稔。其夷目冠带朝服。多仍唐制。皂革为靴。惟武官平顶纱帽。靴尖双出以为别。贵家妇女披发不笄。耳带金环。以大小分等级。内服绣襦。外披氅衣。履如芒屩。(六)安南国夷人。安南国夷人性狡诈。好浴。信鬼神。重丧祭。附山耕稼树桑。濵海捕鱼煮盐。男子戴大白草帽。形如覆镬。长领大衣。手持蕉扇。曳履而行。贫者则短衣赤足。勤于耕作。妇女以帕蒙首。长衣长裙。纳履露踵。相见以槟榔为礼。善纺绩烹饪之事。(七)安南国𤟰𤣕。𤟰𤣕交州苗裔。在安南境内。先隶交酋管辖。因与滇省接壤。国初置开化府。多居府属。逢春里之极边。性顽悍。嗜酒。善用火器。凡交地守关守厂。以为兵卒。其僻处山箐者。黑面环眼。短衣短袴。或捕蛇鼠。则生啖之。妇人短衣长裙。善弩。亦能射猎。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0年)。以边地四十里隶安南。俾就近管领约束。(八)暹罗国夷官。暹罗国在占城西南。即隋唐赤土国。后分罗斛。暹二国。暹复为罗斛所并。明洪武时。封为暹罗国王。入国朝尤恭顺。朝贡惟谨。其地方千里。有大库司九。府十四。县七十二。官制九等。其四等以上戴锐顶金帽。嵌以珠宝。五等以下。则以绒缎为之。衣锦绣及织金。或花布短衣。系锦带。妇人以金银为簪钏约指。上衣披五色花缦。下衣五彩织金花幔拖地。长二三寸。足履红革靸鞋。其选举皆引至王前。咨以民事。应对得当即授官服。候用文字横书。有事则具文书。朗诵呈之。(九)暹罗国夷人。暹罗地卑湿。民皆楼居。坐卧即于楼板上。藉以毡席。其风俗劲悍。习于水战。好崇佛斋僧。饲象取牙以奉夷目。男白布缠头。衣短衣。曳革履。常佩刀剑。妇女椎髻。上衣披青蓝布缦。下衣五色布短裙。性喜游冶。亦工纺绩。俗重女轻男。家事皆取决于妇。(十)苏禄国夷人。苏禄在东南海中。明永乐间。其国有东西两王。又有峒王。俱来朝贡。后不复至。本朝雍正四年(公元一七二六年)遣使入贡。因定期五年一来。其地气候常热。人情强悍。以取蚌珠为业。山田瘠。寡粟麦。民率食鱼虾。煮海为盐。酿蔗为酒。不食豕肉。男剪发裹头。去须留髯。衣袴俱短。绛帛系腰。露胫而着履。女椎髻跣足。短衣长裙。以幅锦披肩。能织竹为帛。(十一)南掌国夷官。南掌。古越裳氏地。自周以来不通中国。明永乐初。部长刀线歹入贡。始置军民宣慰使。万历中犹奉贡。后不复至。本朝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0年)。其部长素马喇萨遣其头目叭猛花等奉金表。称南掌国王。贡牝牡二象。乾隆八年(公元一七四三年)。定为十年一贡。其部长居高楼。见者以贵贱为限。贵者披发覆肩。红巾红衣。妇人则挽发。束以红帛。短衣长裙。体皆剌花。性多犷悍。(十二)南掌国老挝。老挝俗呼为挝家。即南掌夷民也。男子披发。带黑漆帽。着青衣。以疋布绕下体。妇女挽髻。以白布抹额。白衣红领。系花布桶裙。俱跣足。喜啖生肉。知耕种。勤纺织。其近在普洱府东界外者。常入内地贸易。(十三)缅甸国夷人。缅甸古朱波地。在永昌府腾越州。天马虎踞诸关外。其酋居阿瓦城。元及明初。虽示羁縻。时多反复。嘉靖后。莽瑞体父子雄长诸部。自称缅甸国王。不通职贡。本朝顺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吴三桂领兵至阿瓦城东。传谕缅王。倾心向化。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五0年)。其王莽达喇制金银二鈚篆刻表文。并贡涂金宝塔。驯象。缅布等物。嗣为木梳酋长瓮藉牙所簒。子懵恼。懵驳相继占踞。其夷官夷民。服饰与南掌相似。妇人束发穿耳。短衣围以锦幅长裙。性爱花卉。其文字呈尊者用金叶书之。次用纸。次用槟榔叶。谓之缅书。(十四)大西洋国夷人。大西洋。明永乐间。有古里琐里。忽鲁谟斯。凡数十国来朝贡。后多不复至。万历中。西洋人利玛窦。航海来中国。自称意大里亚国人。本朝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通朝贡。雍正三年(公元一七二五年)意大里亚教化王来贡。五年博尔都噶尔亚国来贡。乾隆十八年(公元一七五三年)复来。其人奉天主教。善行贾。多富厚。肌肤白晳。鼻昻而目深碧。不蓄胡髪。别编义发蒙首。以黒毡折三角为帽。短衣革履。袴袜束迫如行縢。妇螺发为髻。领悬金珠宝石。上衣下裳。用锦帕覆背。谓之巾缦。俗重女轻男。相悦为婚。有侨居香山县之澳门者。统以夷目。岁输地租。(十五)大西洋合勒未祭亚省夷人。合勒未祭亚省。属热尔玛尼亚国中。其人躯体壮阔。极忠义。受德必报。乡内公设学塾。习武备者约居大半。尝有游往他国。彼君上必用为侍卫之属。其地多山。冬月甚冷。善造室。妇人贞节质直。工作精巧。能徒手交错金绒。不用机杼。布最轻细。土生黄金。掘井恒得金块。河底常有豆粒金珠。山产獐鹿兔豹。家畜大牛。以供珍羞。(十六)大西洋翁加里亚国夷人。翁加里亚国在波罗泥亚国南。其人彷佛蒙古。衣服甚短。束缚袴袜。有如行縢。极颖悟。尚礼貌。幼习驰马。短颈善奔。常带弯刀。长四尺。每在马上舞试。妇人能通文字。刺绣工巧。出门必设纱绫蔽面。物产极丰。牛羊可供他州之用。金银铜铁等物。取之不竭。(十七)大西洋波罗泥亚国夷人。波罗泥亚国在热尔玛尼亚国东北。其人仿佛蒙古。有髭无须。去髪存顶。编垂首后。其地寒冷。初秋至初夏。皆衣皮裘。如狐貉貂鼠之类。裘长蔽足。首用皮冠。好击剑。家豢熊罴。以供戏玩。妇人才能。专持家务。内外井井。土产蜂林琥珀牛羊等物。(十八)大西洋国黑鬼奴。夷人所役黑国奴。即唐时所谓昆崘奴。明史亦载荷兰所役。名乌鬼。生海外诸岛。初至与之火食。累日洞泄。谓之换肠。或病死。若不死。即可久畜。通体黝黑如漆。惟唇红齿白。戴红绒帽。衣杂色粗绒短衫。常握木棒。妇项下系彩色布。袒胸露背。短裙无袴。手足带钏。男女俱结黑革条为履。以便奔走。夷人杂坐。以黑奴进食。食余倾之一器如马槽。黑奴男女以手搏食。夷屋多层楼。处黑奴于下。若主人恶之。锢其终身。不使匹配。示不蕃其类也。(十九)大西洋国夷僧女尼。大西洋国有教化治世二王。贸易者皆治世类。夷僧则教化类也。奉天主耶苏像。夷人敬信之。有大事疑狱不能决。必请命焉。其法王削发留须。带青斗帽。衣缁衣。出入张盖树幡幢。僧雏卫之。男女见者。辄跪捧足。俟过乃起。凡通晓天官家言曾游京师者。皆留髭须。解华语。能制仪器。女尼以白布缠领及胸。缁缦缁衣。革带革履。夷人敬奉尤甚于僧。一女为尼。一家皆为佛眷。家人罹重辟。得尼片纸立宥之。然其始必捐千金归公。既入寺则终身不出。其在澳门者。僧居三巴寺。龙松庙等处。尼亦别立寺庙。戒律颇严。(二十)小西洋国夷人。小西洋去中土万里。属于大西洋。遣夷目守之。衣冠状貌与大西洋略同。常披氅衣藏兵器。夷妇青帕蒙首。着长衣。围锦幅于前。折袖革履。喜执绣谱。以习针黹。(二十一)英吉利国夷人。英吉利亦荷兰属国。夷人服饰相似。国颇富。男子多着哆啰绒。喜饮酒。妇人未嫁时束腰。欲其纤细。披发垂肩。短衣长裙。出行则加大衣。以金缕合贮。鼻烟自随。(二十二)法兰西国夷人。法兰西一曰弗郎西。即明之佛郎机也。自古不通中国。正德中。遣使请封贡。不果。后遂阑入香山之澳门。其人强悍。精兵械。屡破吕宋满剌加。与红毛中分美洛居。尽擅闽粤海上之利。初奉佛教。后奉天主教。故澳门市易为大西洋所据。其酋居吕宋者。近与红毛之英吉利争雄长。而法兰西亦少弱焉。夷人冠白巾。加黑毡帽。亦以脱帽为礼。其服饰与大小西洋吕宋略同。夷妇妆束。亦颇与荷兰诸国相类。(二十三)𠿩国夷人。𠿩亦荷兰属国。贸易于粤。其脱帽为礼。与荷兰相类。短衣革履。常执藤鞭卫身。夷妇方领露胸。衣外束裙。折袖舒袂。以革为履。底缀方木似屐。喜以金缕合贮鼻烟。时时吸之。(二十四)日本国夷人。日本古倭奴国。唐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地环海。有五畿七道三岛。宋以前皆通中国。明洪武初。常表贡方物。而夷性狡黠。时摽掠沿海州县。叛服无常。俗崇释信巫。嗜酒轻生。亦习中国文字。读以土音。立法颇严。鲜争讼窃盗。居处饮食有古法。其器用制造精巧。物产亦饶。男髠顶跣足。着高领衣。朿以布带。出入佩刀剑。妇挽髻插簪。寛衣长裙朱履。能织绢布。(二十五)马辰国夷人。马辰国即文郎马辰。在东南海中。相传汉马援南征士卒之裔。其地多水。惟夷目得陆居。夷人则架筏水上。覆以板屋。俗尚释教。而性强悍。男女无敢私合。以采藤拾椒为业。男剪发。勒以红帛。腰围花罽。出入必佩刀剑。常负竹筐以盛椒。女袒身跣足。系布裙过膝间。披幅帛于胸背。汲水则戴瓦瓶于首。(二十六)汶菜国夷人。汶菜国即唐时婆罗国。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明永乐间。常入贡。相传夷目系闽人随郑和往。因据其地。负山面海。崇释教。恶杀喜施。禁食豕。犯者至死。以伐木采藤为业。男剪发裹绛帛。去须留髯。与苏禄相似。女散发垂肩。结巾于项。着衣裙而跣足。(二十七)柔佛国夷人。柔佛国在西南海中。其地有东西竺山。覆𦭘为屋。列木为城。地不产谷。常易于邻壤。俗尚释教。持斋累月。见星方食。以刀刺茭蔁叶为文字。婚姻亦论门阀。男剪发徒跣。帽如覆椀。铜丝为胎。羃以白布。衣袴俱短。围花巾于腰。身不离刃。妇椎髻跣足。短衣长裙。披锦缯于肩。与苏禄相似。善织席。(二十八)荷兰国夷人。荷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朗机。明万历间常驾大舰泊香山澳求贡市。不果。已而入闽。据彭湖。侵台湾地。国朝顺治十年(公元一六五三年)。始由粤通贡。康熙初助大兵征台湾有功。嗣后贡市不绝。其贡道改由福建。夷人以黑毡为帽。遇人则免冠。挟之以为礼。着锦绣绒衣。常握鞭佩剑。夷妇青帕蒙髻。领围珠石。肩披巾缦。敞衣露胸。系长裙。以朱革为履。其地有咖喇吧。为南洋之会。又析其名曰瑞。曰英吉利。(二十九)鄂罗斯夷官。鄂罗斯地在极北。汉时之坚昆。丁令。唐时之黠戛斯。骨利干。元时之阿罗思。吉利吉斯等部皆其地也。有明三百年未通中国。本朝康熙十五年(公元一六七六年)入贡。二十八年遣内大臣索额图等。与其使臣费要多罗等。定以格尔必齐河为界。自后朝贡贸易每岁或间岁一至。其夷官披发戴三角黑毡帽。穿窄袖短衣履革靴。出必佩剑。官妇则戴红顶三角帽。系五色长桶裙。披织锦无袖短衣。或以貂皮为里。俗以去须发为姣好。以免冠为恭敬。(三十)鄂罗斯夷人。鄂罗斯地有八道。称为斯科。每一斯科又各分小斯科。俱设官管辖。其民聚处城堡。居止有庐舍。水陆有舟车。服毡罽。喜饮酒。屑麦为饼。不饭食。性矜夸贪得。尚浮屠。自国王至庶民。有四季大斋数十日。(三十一)宋腒朥国夷人。宋腒朥乃暹罗属国。其人多以耕渔为业。性情褊急。其斋僧饲象与暹罗相类。男蓄发去其髯。首插雉尾。腰束疋帛。短衣而窄袴。无履袜。常佩刀剑。女椎髻跣足。短衣长裙。披帛于肩。颇能知纺绩。(三十二)东埔寨国夷人。东埔寨即真腊国。介安南暹罗间。隋唐及宋皆朝贡。明初亦常至。初称甘孛智。万历中改今名。人情柔弱。喜饲象。能演之为阵。用以御敌。常带剑入山。取犀角献于夷目。男剪发裹头。身衣仅蔽下体。女挽髻露肘臂。惟蔽其乳。围裙跣足。能采桑饲蚕。亦能织席。(三十三)吕宋国夷人。吕宋国。南海去闽之漳州甚近。明初朝贡。万历中为佛郎机所并。而仍其国名。佛郎机在占城西南。先是灭满刺加。又与红毛中分美洛居。至是破吕宋益富强。多侨居香山澳门贸易。夷人居吕宋者。长身高鼻。猫睛鹰觜。服饰与大小西洋略同。妇盘髻施簪珥。方领露胸。短衣长裙。里衬藤圏二三层。常执帕以盖髻。(三十四)咖喇吧国夷人。咖喇吧夲爪哇故土。为荷兰兼并。华人之贸易者。多流聚于此。性工巧。饶谋虑。室宇壮丽。器具精致。夷人花帛缠头。短衣束腰。绕布幅为裙。跣足。手持木棒。有爵者镌字于上以为别。夷妇垂髻施簪珥。以花布缠上体。短衣长裙。露胸跣足。善裁制缝纫。性嗜啖果。(三十五)嘛六甲国夷人。嘛六甲即满剌加。在占城南。明初服属暹罗。永乐中。其酋遣使入贡。封为国王。并勒碑文于其国之镇山。后为佛郎机所侵夺。嘉靖时勅还其地。迄无应者。今则为荷兰所属。其性情机巧。器用精致。亚于咖喇吧。男以色布缠头。长衣短袴。露胫曳履。女椎髻跣足。悬珠于项。短衣长裙。工缝纫。(三十六)苏喇国夷人。苏喇国即回回国。在西南。或云本苏门答剌。为汉条枝。唐波斯大食二国地。天时温暖。无麦有禾。一岁二稔。多产宝石香药。俗颇淳厚。性亦柔善。男白布缠头。蓄须发。着素衣。肩披花帛。朿腰佩剑。妇披发不笄。颔下胸前。多饰金珠。家居常喜现体跣足。出行仍以大布蒙首至踵。(三十七)亚利晩国夷人。亚利晩国在西洋。与回回国相近。天气温和。风俗淳厚。夷人戴八角帽。着长衣。采色相间。文如栁条。窄袖束腰。蹑革履。夷妇披发不笄。以青帕蒙首及背。领饰金银。着长衣。常持盥器。善事女工。(三十八)西藏。西藏所属卫藏阿里喀木诸番民。西藏。古西南徼外诸羌戎地。唐宋为吐番部落。今皆皈依达赖喇嘛。而朝命大臣驻守之。其地有四。曰卫。曰藏。曰阿里。曰喀木。共辖城六十余。番民男戴高顶红缨毡帽。穿长领褐衣。项挂素珠。女披发垂肩。亦有辫发者。或时戴红毡帽。富家则多缀珠玑。以相炫耀。衣外短内长。以五色褐布为之。能织番锦毛罽。足皆履革鞮。其赋税俱进之达赖喇嘛。(三十九)西藏所属补噜克巴番人。补噜克巴部落在藏地之西南。本西梵国所属。西藏郡王颇罗鼐始招服之。今每岁遣人赴藏。恭请圣安。其男子披发。裹以白布。如巾帻然。着长领褐衣。肩披白单。手持素珠。妇女盘发后垂。加以素冠。着红衣。外系花褐长裙。肩披青单。项垂珠石缨络。围绕至背。其俗知崇佛唪经。然皆红教也。(四十)西藏所属穆安巴番人。穆安巴部落本亦西梵国所属。因与补噜克巴番人接壤。常赴藏地。其男子披发。顶覆红牛毛。𣯶𣯶四垂。褐衣革鞮。肩披黄单。女披发。约以金篐。缀珠钿。褐衣跣足。亦有着革鞮者。(四十一)西藏巴埓卡穆等处番人。巴埓卡穆部落在藏地之东。所属有礼昻。巴达昻。查穆达傲等处。其男子戴白毡鋭顶帽。上插鸟羽三枝。着红褐长领衣。皂袜朱履。胸佩护心小印。时负番锦等物。赴藏贸易。妇女盘髻。戴红绿布冠。额缀珠钿。领围绣巾。肩披红单。衣用各色褐布。外系绿边褐裙。朿以锦带。跣足不履。亦有着革鞮者。多皈依红教。(四十二)西藏密尼雅克番人。密尼雅克番人。在打箭炉口外。居藏地之东。亦多皈依红教。男戴圆顶毡盔。着窄袖绵甲。背负铁板。胫裹行縢。赤足不履。出入必佩利刃。弯弓挟矢。以射猎为事。妇女披发后垂。蒙以青帛。缀珠为饰。耳戴大环。系青丝三绺。着三截缘边褐衣。五色花袖。而肩背间交萦青红帛布。亦杂缀以珠石。盖川省苗蛮种类也。(四十三)鲁卡补札番人。鲁卡补札部落在藏地之西南。数千里荒野。蠢顽不知佛教。男妇冬衣兽皮。夏衣树叶。时捕诸毒虫以充食。其人亦无赴藏者。(四十四)巴勒布大头人并从人。即廓尔喀。巴勒布为厄讷特可克痕都斯坦之别部。在后藏之西。至京师将二万里。其地旧有四部落。一名扬布。一名郭卡木。一名伊凌。一名木共。今阔尔喀王始并为一。乾隆五十四年(公元一七八九年)。遣大头人巴拉叭都尔喀哇斯。哈哩萨野。二人入觐。其俗奉佛教。人以红帛缠头。衣以锦为之。额间涂香。圆径寸许。以致诚敬。有砖城居屋。与内地相似。多稻田。产珊瑚。松石。金银。獭皮等物。人极工巧。多有在藏地贸易。匠役者其从人。以紫布缠头。衣褐红白间道。腰束绿带。常手执水烟袋。以侍其头人。(四十五)伊犂等处台吉。伊犂即古屈里地也。旧为厄鲁特部落。所属有二十一处。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我师平定。遂隶版图。其人专事游牧。冬就燠。夏就凉。居无定处。山多积雪。得雨消融。足资灌溉。或招回人耕种。有黍麦榖数种。产瓜与葡萄。而桃李梨杏。亦皆有之。其头目谓之台吉。戴红缨高顶平边毡帽。左耳饰以珠环。锦衣锦带。腰插小刀。佩椀巾。穿红牛革鞮。其妇辫发双垂。约以红帛缀珠。两耳珠环。衣以锦绣。其冠履俱与台吉同。(四十六)伊犂等处宰桑。伊犂等处台吉之下。各置宰桑。以辖民人部落。职有大小。以所辖之远近为差。男戴红缨高顶卷边皮帽。左耳亦饰珠环。衣长领。或以锦绣。或以纻丝氆氇。腰插小刀。佩椀巾。穿红牛革鞮。其妇人服饰。亦俱与台吉之妇相似。盖无甚区别也。(四十七)伊犂等处民人。伊犂民人以游牧为事。不事耕凿。咸仰食于回人。男戴黄顶白羊皮帽。左耳饰以铜环。着无面羊皮衣。腰系布带。穿黄黑革鞮。妇辫发双垂。两耳俱贯铜环。其冠服革鞮。亦与男子同。(四十八)伊犂塔尔奇查汗乌苏等处回人。伊犂贸易回人。族姓不一。住伊犂之塔尔奇查汗乌苏等处。与诸厄鲁特贸易。又有阿克苏。库车。叶尔奇木。哈什哈尔。呼腾等五种回人。各居城堡。以畊牧为生。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平定伊犂。其回人阿迪斯。伯克。乌苏卜等输诚向化。赴热河朝觐。赐赉遣归。男戴红顶貂帽。着金丝织锦衣。束锦带。穿嵌花革鞮。回妇辫发双垂。约以红帛。缀珠为饰。其冠服则与男子相同。能织番锦。俗称回子锦。毎锦一端。可易马十余匹。或羊数十只。(四十九)哈萨克头目。哈萨克在准噶尔西北。即汉大宛也。有东西二部。自古未通中国。乾隆二十二年(公元一七五七年)。东哈萨克之阿布赖阿布尔班必特。西哈萨克之阿必里斯等。先后率众归诚。各遣其子侄赴京瞻仰。并进献马匹。遂隶版图。其俗以游牧为生。亦知耕种。头目等戴红白方高顶皮边帽。衣长袖锦衣。丝绦革鞮。妇人辫发双垂。耳贯珠环。锦镶长袖衣。冠履与男子同。其民人男妇则多毡帽褐衣而已。(五十)哈萨克民人。(五十一)布鲁特头目。布鲁特在准噶尔西南。亦回种也。有左右二部。乾隆二十三年。(公元一七五八年)左布鲁特之玛母特库里。右布鲁特之哈拉博托等。率其部落先后归诚。各遣使进京瞻仰。遂隶版图。其俗以耕牧为生。男高长顶高檐帽。约以白绦四道。衣长领锦衣。腰系红带。足履红革鞮。妇人辫发双垂。耳贯珠环。衣镶边长袖锦衣。冠履亦同男子。(五十二)布鲁特民人。(五十三)乌什。库车。阿克苏等城回目。乌什。库车。阿克苏等城回人。西域回部也。又有互关五城。即古于阗国。其回目谓之和卓木。各城有伯克以辖之。乾隆二十三年(公元一七五八年)。乌什城霍集斯伯克遣子莫杂帕尔来京瞻仰。头裹锦巾。顶插金条如花叶状。行则玱然有声。锦衣锦带。履花革鞮。盖回俗贵者之服饰也。妇人辫发双垂。耳贯珠环。锦镶衣。花革鞮。至回民男妇则小白帽。褐衣。大约与吐鲁番相似。地有城郭村落田庐。土产五榖瓜果。男勤耕作。女知织纴。牲畜驼马牛羊皆有之。(五十四)乌什。库车。阿克苏等处回人。(五十五)拔达山回目。拔达山在哈什哈尔之西二千余里。盖西域回部之稍大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一七五九年)秋。大兵追擒逆回两和卓木至其地。其酋素尔坦沙协力堵截。执杀两和卓木。献馘军门。输诚内属。遣使赴京瞻仰。贡献狗马。鎗械等物。其附近之坡罗尔等城回人。亦俱闻风向化。男女服食。大约与哈什哈尔等城回俗相同。其言语谓之帕尔西话。(五十六)拔达山回民。(五十七)安集延回目。安集延城在哈什哈尔西北千余里。其地与布鲁特接壤。各部回人多有往彼贸易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一七五九年)秋。大兵平定哈什哈尔。其目厄尔得尼伯克遂纳款归诚。其人以贸易耕种为业。言语服食。大概亦与哈什哈尔等城回俗相同。(五十八)安集延回民。(五十九)安西厅哈密回民。哈密回民即唐时回纥苗裔。明置哈密卫。嗣服属于准噶尔。本朝定鼎。回长奉贡袭封。至康熙年间。西路用兵。为设驻防武臣。屹为重镇。其人男戴红顶黑檐帽。衣长领齐袖衣。妇人披发四垂。戴瓜皮小帽。衣用各色褐布。饮食风俗俱同内地回民。岁贡哈密瓜等物。其瓜州五堡回民。则系雍正年间投诚。安插者服饰与哈密同。(六十)肃州金塔寺鲁古庆等族回民。鲁古庆。皮禅二族回民。俱土鲁番部落。亦唐时回纥苗裔也。本朝雍正四年(公元一七二六年)投诚内附。安插于肃州之金塔寺威鲁堡。给田耕种。以资生计。男子戴绿顶皮帽。衣褐布长领衣。妇人垂发两绺。戴红帽。斜插沙鸡羽。衣用红绿等色布。足靴。以布带纵横系之。其饮食风俗亦同内地回民。(六十一)爱乌罕回人。爱乌罕极西回部也。自拔达克山西南行。须三月程可到。其地有哈布尔。吗沙特。恺达哈尔三大城。其汗爱哈莫特沙居恺达哈尔城。四面环山。中皆沃土。俗以耕种为业。属人筑室散居。不计户籍丁口。战用鸟鎗刀槊。不习弓矢。在回部中故称强盛。近复兼并邻部温都斯坦。部落益大。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十二月。爱哈莫特沙钦仰威德。遣使和卓密尔汉贡马。恭进金纸表文。重四译方至。其人状貌修伟。用花帛缠头。褐衣长领。外曳锦缘敞衣。部内妇人亦花帛缠头。饰以珠翘。耳环缀珠。累累覆肩。衣缘边锦衣。勤于织纴。地产良马。其所贡马四匹。皆高七尺长八尺。(六十二)霍罕回人。霍罕在㧞达克山东北三千里。常至叶尔羌。喀什噶尔。以羊马贸易。乾隆二十四年(公元一七五九年)大兵抵拔达克。其头目额尔得尼伯克遣使赴军营。恭请圣安。二十七年遣使入贡。男子褐衣皮帽。妇人用花帛缠头。饰以珠翘。花褐长衣。束以锦帨。其地有城郭屋宇。亦以游牧为业。(六十三)启齐玉苏部努喇丽所属回人。启齐玉苏部努喇丽为西哈萨克别部。在伊犁之西北二千余里。以游牧为业。因大兵平定回部后。时以羊马至伊犁贸易。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其头目努喇丽遣使入贡。男子褐衣皮帽。妇人花帛缠头。亦有戴小白帽者。风俗与东哈萨克同。(六十四)启齐玉苏部巴图尔所属回人。启齐玉苏部巴图尔亦西哈萨克别部。均以游牧贸易为业。头目巴图尔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遣使入贡。风俗服饰亦与东哈萨克同。(六十五)乌尔根齐部哈雅布所属回人。乌尔根齐部哈雅布亦西哈萨克别部。其游牧与启齐玉苏相近。距伊犁亦约二千余里。时与邻部回人同至伊犁等处贸易。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其头目哈雅布遣使入贡。风俗服饰悉与启齐玉苏同。(六十六)土尔扈特台吉。土尔扈特旧为凖噶尔四卫拉特之一。其先世和鄂尔勒克汗。与绰罗斯巴图鲁浑台吉不睦。遂徙入俄罗斯额济勒地。五传而至郭鲁布喇什汗。乾隆二十一年(公元一七五六年)。曾遣使入贡。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其子渥巴锡与合族台吉谋挈。全部十万余众归顺。既入觐。封赏有差。于伊犁附近择地分居。其俗重黄教。事游牧。台吉红缨平顶深檐冠。衣长袖锦衣。丝绦革鞮。妇人辫发双垂。耳贯珠环。冠红缨高顶。衣鞮与男子同。其宰桑红缨高顶帽。衣锦衣。朿带。人民则素帽褐衣而已。(六十七)土尔扈特宰桑。(六十八)土尔扈特民人。(六十九)整欠头目先迈岩第。整欠居九龙江边外。距普洱府约千余里。产象牙犀角。所属大猛养等十数寨。统大头目十六。先迈岩第其一也。被红褐锦衣。革鞮。不冠。以红帕首。妇女衣饰与犭摆夷相仿。(七十)景海头目先纲洪。景海亦居九龙江边外。距整欠又数百里。所统大小头目二十余。先纲洪其头目之大者。物产服饰与整欠同。
作者款识
谢遂
本幅
臣谢遂恭画
楷书
印记:臣遂、恭画
作者款识
谢遂
后幅
臣谢遂恭画
楷书
印记:臣遂、恭画
题跋
清高宗
引首
行书
萝图式廓。
印记:乾隆御笔
题跋
清高宗
本幅幅首
乾隆二十有六年岁在辛巳秋七月御题乾隆御笔
楷书
累洽重熙四海春。皇清职贡万方均。书文车轨谁能外。方趾圆颅莫不亲。那许防风仍后至。早闻干吕已咸宾。涂山玉帛千秋述。商室共球百禄臻。讵是索疆恢此日。亦惟谟烈赖前人。唐家右相堪依例。画院名流命写真。西鲽东鹣觐王会。南蛮北狄秉元辰。丹青非为夸声教。保泰承庥慎拊循。乾隆二十有六年岁在辛巳秋七月御题。
印记:乾隆御笔、惟精惟一
题跋
清高宗
本幅(在整久头目先迈岩第景海头目先纲洪二图前)
乾隆乙宋嘉平月御识
楷书
云南边外整欠土目召教景海土目刁别于乾隆三十四年抒诚内向。请修贡职。念其地在僻远。命六年一贡。用示优恤。今年冬。其头目赉象牙犀角来献。令与朝正班末。因绘其服饰。附于图后。乾隆乙未嘉平月御识。
题跋
刘统勋
本幅幅尾
大学士臣刘统勋恭和
楷书
梯航环望。帝京春翊戴遥欢。圣泽均端为王猷。昭赫濯尽教海宇。识尊亲充庭玉帛。三重陛殊制冠裳。九列宾扬烈觐光。功德溥远来近悦。后先臻奇厖共讶。新增部安乐浑忘。异地人名未耳闻。身已到形因目睹。绘偏真江河别派。归溟渤星宿周天。向北辰职贡成图。奎藻咏。万斯年。永典章循。大学士臣刘统勋恭和。
印记:统、勋
题跋
梁诗正
本幅幅尾
协办大学士尚书臣梁诗正恭和
楷书
覃敷。帝泽煦如春按牒。欣看列贡均岂有。皈章分内外早知。拜舞并尊亲飞车。久已通重译觇律。咸来备九宾鞮寄。东西殊俗纪共球。大小万邦臻阶前。干羽恢先烈域外。梯航奉圣人掌隶。軄方疆索廓编成。王会画图真恰同。盖地陈西母合并。周天拱北辰指㸃。皇风遐鬯处千秋。绥远识遵循。协办大学士尚书臣梁诗正恭和。
印记:臣梁诗正、补拙莫如勤
题跋
清高宗
隔水二(在爱乌罕回人至乌尔根齐部哈雅布所属回人五图前)
楷书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爱乌罕汗遣使奉表入贡。其霍罕及西哈萨克启齐玉苏乌尔根齐诸部皆伻来牵驹以献。考爱乌罕距拔达克山尚三月余程。重四译始达。余亦去伊犁叶尔羌诸诚数千里。缠头旃罽之饰。为前图所未备。因勅补缋帧末。以志远服昭来许御识。
印记:干、隆
题跋
清高宗
后幅(在土尔扈尔扈特民特台吉至上人三图前)
乾隆辛卯季秋月御识
楷书
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与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等聚谋。弃其旧居俄罗斯之额游牧率属归顺。既允所请。命抡其长朝谒。至伊绵峪入觐。各赐冠服鞍马。俾随围。仍携之山庄。宴赉封爵有差。自此四卫拉特。无不隶我臣仆。而其旧俗缯罽衣冠与准噶尔他部不类。并敕增绘。以广前图所未及。乾隆辛卯季秋月御识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鉴藏宝玺
八征耄念之宝
鉴藏宝玺
避暑山庄
鉴藏宝玺
太上皇帝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鉴藏宝玺
天地为师(重一)
鉴藏宝玺
寓意于物
鉴藏宝玺
烟云舒卷
鉴藏宝玺
写心
鉴藏宝玺
绘月有色水有声
鉴藏宝玺
笔花春雨(重一)
鉴藏宝玺
化工四气为全施
鉴藏宝玺
用笔在心
鉴藏宝玺
漱芳润
鉴藏宝玺
涵虚朗鉴
鉴藏宝玺
水月两澄明
鉴藏宝玺
入眼秋光尽是诗
鉴藏宝玺
宜子孙
鉴藏宝玺
卍有同春
鉴藏宝玺
几席有余香
鉴藏宝玺
丛云
鉴藏宝玺
即事多所欣
鉴藏宝玺
成性存存
鉴藏宝玺
研露
鉴藏宝玺
笔端造化
鉴藏宝玺
吟咏春风里
主题
类别
第一层
第二层
说明
主要主题
人物
蕃族
西洋、外藩及朝贡属邦图像
其他主题
走兽
熊
其他主题
翎毛
鸡
其他主题
果蔬
桃子
其他主题
器用
文玩(琴棋书画)
画
其他主题
器用
伞
其他主题
器用
扇
折扇。蕉扇。
其他主题
器用
拐杖
其他主题
器用
篮.篓.箩筐
其他主题
器用
竹筒
其他主题
器用
宗教器用
念珠
其他主题
器用
兵器
猎枪。弓箭。剑。弯刀。
其他主题
器用
花器
瓶子
其他主题
其他
席子。水烟袋。鼻烟。
其他主题
器用
水桶.水缸
盥器
技法
技法
细目
工笔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
谢遂,生卒年里不详,乾隆年间,供奉内廷,工画人物。
此卷为其所绘职贡图,分绘清朝统治下,本土以及四方藩属境内各民族,官吏、土司、酋长、人民、男、女、妇、孺之状貌。着色鲜丽,神情栩活。不惟令人欣赏其人物描绘之精工,尤堪供为民族风俗服饰考证之史料。又同样题材,除此绘画外,尚有皇清职贡图刊本。
清谢遂职贡图(一) 卷
山水莳绘方盒
元佑通宝
玉羊
掐丝珐琅轿瓶
方砖残片
元人旧迹 册 王宪书呈玉山诗师尊先生七言律诗
元人画贡獒图 轴
暗花八宝高足碗
佛立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