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分类
铜器
作者
年代
北周
尺寸
高26.4公分
说明
头光另以榫栓,台座亦另铸。头光稍破损,像右胸璎珞缺小段,右手持物残,右侧天衣伤破,像表面生铜绿,金色黄带赤较薄。头为扁平弧形,后空,脸方圆,上下身比例接近,身躯矮胖,立姿成「〈〉字形,腹部突出,重心向下,是六世纪下半的造像特色。右手上举持杨柳,左手持净瓶,是六世纪以来观音常见的持物。头光内圈莲瓣,外饰双层联珠纹,最外圈刀刻流畅火焰纹,像无舟形举身光,而以宝珠形头光,是六世纪后期的新趋势,但莲花和火焰纹的组合则是延续北魏晚期的母题。观音头戴三叶宝冠,帽带沿肩侧婉延至腰下。肩披天衣,在身后如宽披肩,绕臂沿身侧下垂,尾端略外张,重心向下拉,姿态沈静。身着袒右胸袈裟,仅以阴刻线在前后划出,下着裙,腰际外翻。立于低矮的方形台座上,和陕西地区北朝造像的特色相同。璎珞样式特别,身体中央一环连接一方形板为中心,上身胸前两大小弧形,分别在肩下以圆板形相连,璎珞虽复杂但层次清楚,和建德元年(五七二)石造菩萨倚像相近,当为一九六三年陕西省蓝田县孟村出土的隋石雕观音菩萨的先驱。
字体
语言
释文
尺寸
质地
题跋
印记
主题
技法
参考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粉彩花卉纹鼻烟壶
清黄钺画春台同乐 册 春牛鞭吉
玉觿
元丰通宝
北宋搨绛帖(六) 册 晋王献之书洛神赋
树椿型笔筒
元丰通宝
清 锡胎竹编杯
掐丝珐琅花盆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