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钱塘湖春行 [诗]

作者白居易 [唐](772年-846年)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正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赏析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823或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宋代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马茂元)

评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注释
  钱唐湖:杭州西湖的别称。因古时杭州名为钱唐,故名。後来写成「钱塘湖」。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彷彿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没(mò):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卽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足:满足。
  白沙堤:指西湖东面的白堤,上有断桥等名胜。

辑评
  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前解先写湖上。横开则为寺北亭西,竖展则为低云平水,浓点则为早莺新燕,轻烘则为暖树春泥。写湖上,真如天开图画也。後解方写春行。花迷,草没,如以戥子称量此日春光之浅深也。「绿杨阴里白沙堤」者,言于如是浅深春光中,幅巾单裕款段闲行,即此杭州太守白居士也。

  王船山《唐诗评选》:大历之诗变为长庆,自如出黔中溪箐,入滇南佳地。元、白同以一往风味,流荡天下心脾,雅可以韵相赏;檃括微至,自非所长,不当以彼责此。

  何义门《唐律偶评》:平平八句,自然清丽,小才不知费多少妆点。

  杨逢春《唐诗绎》:首领笔,言自孤山北贾亭西行起,下五句历写绕湖行处春景,七、八以行不到之湖东结,遥望犹有馀情。

  胡以梅《唐诗贯珠》:三、四灵活之极,「争」字既佳,而「谁家」更有情。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何言乎上半首专写湖上?察他口气所重,只在「寺北」、「亭西」、「几处」、「谁家」,见其间佳丽不可胜纪,而初不在「水平」、「云低」、「早莺」、「新燕」、「暖树」、「春泥」之种种布景设色也。何言乎下半首专写春行?察他口气所重,只在「渐欲迷」、「才能没」绿杨阴之一路行来,细细较量春光之浅深,春色之浓淡,而初不在「湖东」、「白沙堤」几个印板上之衬贴字也。要之,轻重既已得宜,风情又复宕漾,最是中唐佳调。谁谓先生之诗近于俗哉!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娟秀无比。

  方仪卫《昭昧詹言》:章法意匠,与前诗(按指《西湖留别》)相似,而此加变化。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

  髙阆仙《唐宋诗举要》:方植之曰: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又曰:句句回旋,曲折顿挫,皆从意匠经营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