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庆宫春 [词]

作者姜夔 [宋](1154年-1221年)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正文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序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诸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巵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译文
  双桨划破长满莼菜的水波,整个蓑衣淋着松林的密雨,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呼唤鸥鸟我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起程。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

  小舟驶入采香小溪,那里正是早春寒冷,老夫我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裹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唯有倚眺的栏杆,伴人徘徊片刻间。

赏析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啸天)

评析
  本词写境空阔清远,写情超旷秀逸。「暮愁」句,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需要轻灵的天使,故有「呼我」句,呼唤鸥鸟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需要时间的延伸,故有「那回」二句,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启程。然而种种挣扎皆归为虚无。过阕以「伤心」三句作收束,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低压」二字即是对现况的凝练概括,自此引出下阕。

  采香径里正是早春寒冷,词人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素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词人不仅有「暮愁」,便呼「盟鸥」,「春寒」亦能「自歌」的洒脱超逸情怀,而且更有「重见」时的「伤心」、「酒醒」后的「凝想」,这种时代赋予他的忧郁感,虽然深刻而又持久,却正在其一张一弛、一儒一道的天才笔法中得到了缓冲和稀释。

注释
  庆宫春:词牌名,又名《庆春宫》。此调宋人度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体始自北宋,有周邦彦诸词。仄韵体始自南宋,有王沂孙诸词。
  绍熙辛亥:光宗绍熙二年(1191)。
  石湖: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吴兴:浙江湖州。
  垂虹:即吴江城利往桥,因桥上建亭名垂虹,故称垂虹桥。
  笠泽:即太湖。
  玉峰:指太湖中白雪覆盖的西洞庭山缥缈峰和东洞庭山百里峰。
  护云衣:指烟云缭绕,围护山峰。
  长桥:即垂虹桥。
  舸:船。
  封、禺:皆山名,在今浙江德清。
  梁溪:今江苏无锡。
  中夕:半夜。
  巵酒:杯酒。
  松雨:水降松林,雨声如涛,称为松雨。
  与鸥鸟订盟同住水乡。喻退隐。
  还过木末:又掠过树梢。
  黛痕:画黛的痕迹。亦指青黑色。
  采香径:古迹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灵岩山前。
  老子婆娑:老夫我对着山川婆娑起舞。
  明珰(dāng):用以泛指珠玉。
  阑干: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辑评
  唐季特《唐宋词简释》:此首夜泛垂虹作,写境极空阔,写情亦放旷。初点湖天空阔、日暮天寒之境,次写盟鸥呼我之情,翩翩欲下。又过木末,写鸥飞最生动,而呼我之情尤觉亲切有味。「那回」两句,回忆昔年雪夜泛湖情景,宛然在目。「伤心」两句,折入现景,点明山况。换头,因荡舟山川之间,又起怀古之思。「采香」三句,极写乐极而歌。「垂虹」三句,写孤舟远引,胸次浩然,逸兴遄飞,有翛然物外,浑忘尘世之高致,诚玉田所谓「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也。「酒醒」两句,复写乐极而饮,并酒醒后怀古之情。「如今安在」四字提唱,与《点绛唇》之「今何许」三字作法相同。「惟有」两句应上句,倍觉前尘如梦,只馀一片苍茫,令人叹息。王静安论词,辄标举境界之首。而诋白石,然若此首境界幽绝,又曷可轻诋。且白石所作,类皆情景交融,独臻神秀,又非一二写境之语,足以尽其词之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