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缚鸡行 [诗]

作者杜甫 [唐](712年-770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正文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译文
  小奴绑缚了鸡子预备上市出售,鸡儿被缚急了正喧叫挣扎不停。

  家里人最讨厌鸡儿食虫又啄粟,未想到鸡儿卖出难逃宰烹厄运。

  昆虫鸡子与人有什么厚薄可言,我责备那小奴快解绳放鸡一命,

  啊,鸡与虫的得失无终无了啊,我倚楼阁注目寒江而思潮难平。

评析
  此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语言浅显易懂,以议论入诗,其意颇远,反映了诗人在人生困境中被动无奈的心态。

注释
  喧争:吵闹争夺。
  食虫蚁:指鸡飞走树间啄食虫蚁。
  斥:斥责。
  得失:指用心于物。无了时:没有结束的时候。
  山阁:建在山中的亭阁。

辑评
  宋·范公偁《过庭录》:杜子美诗云云,至于实下虚成,亦何可少也。······此盖为《缚鸡行》之类,如“小奴缚鸡向市卖”云云,是“实下”也;末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虚成”也。盖尧民亲闻于小宋焉。

  宋·洪迈《容斋随笔》:此诗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句之妙,非他人所能跂及也。

  明·钟惺《唐诗归》:读此数语,觉放生多事,达甚。慈悲中生出寂悟。

  明·王嗣奭《杜臆》: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见鸡食虫蚁而怜之,遂命缚鸡出卖。见其被缚喧争,知其畏死,虑及卖去遭烹,遂解其缚,又将食虫蚁矣。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

  清·金圣叹《杜诗解》:此首全是先生借鸡说法。前四句借《孟子牵牛章》“牛羊何择”演成妙义。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句句转,张、王、元、白具体而微。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齐物之旨。蔡正孙曰:《步里客谈》云: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亦是此意。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宕开作结,妙不说尽。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张远云:大有“蝼蚁何亲,鱼鳖何仇”意。愚按:结语更超旷,盖物自不齐,功无兼济,但所存无间,便大造同流,其得其失,本来无了。“注江倚阁”,海阔天空,惟公天机高妙,领会及此。

  清·杨伦《杜诗镜铨》:张、王、元、白皆学此而不能到。结语有举头天外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