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过华清宫三首 [诗]

作者杜牧 [唐](803年-852年)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正文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译文
  【其一】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其二】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其三】

  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赏析
  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来后盛赞他的忠心。玄宗轻信谎言,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享乐了。“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正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这探使身后扬起的滚滚黄尘,是迷人眼目的烟幕,又象征着叛乱即将爆发的战争风云。

  诗人从“安史之乱...(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张明非)

评析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後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注释
  华淸宫:《元和郡县志》:「华淸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淸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戸众多。
  次第:依次。
  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乐子正《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後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東坡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淸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辑评
  【其一】

  宋·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遁斋闲览》云:杜樊川《华淸宫》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尤脍炙人口。据《唐纪》:明皇以十月幸骊山,至春即还宫,是未尝六月在骊山也。然荔枝盛暑方熟。词意虽美而失事实。

  宋·谢叠山《注解选唐诗》: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于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形容走传之神速如飞,人不见其何物也。又见明皇致远物以悦妇人,穷人之力,绝人之命,有所不顾。如之何不亡?

  明·髙漫士《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无人知」,写得忽然,又讽得婉。俗(首句下)。妙(末句下)。

  明·敖东谷《唐诗绝句类选》:此赋当时女宠之盛,而今日凄凉之意于言外见之,太白「吴王美人」篇同意。

  明·谢四溟《四溟诗话》:鲍防《杂感》诗曰:「五月荔支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此作托讽不露。杜樊川之《华淸宫》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绝皆指一事,浅深自见。

  明·鍾退谷、谭蓑翁《唐诗归》:钟云:可见可思。

  明·周青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时雍曰:似记事语。

  淸·宋玉才《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因过华淸宫追思往事而作。末二句谓红尘劳攘,专奉内宠,感慨殊深。

  淸·兪乐静《诗境浅说续编》:首二句赋本题,宫在骊山之上,楼台花木,布满一山,亦称绣岭,故首句言「绣成堆」也。後二句言回想当年,滚尘一骑西来,但见贵妃欢笑相迎,初不料为驰送荔枝,历数千里险道蚕丛,供美人之一粲也。

  【其二】

  淸·黄牧村《唐诗笺注》:「舞破中原始下来」,造句惊人,奇绝,痛绝!

  淸·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语带诙谐,妙绝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