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周颂 · 有瞽 [诗]

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有瞽有瞽,

  在周之庭。

  设业设虡,

  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

  鞉磬柷圉。

  既备乃奏,

  箫管备举。

  喤喤厥声,

  肃雝和鸣,

  先祖是听。

  我客戾止,

  永观厥成。

译文
  盲人乐师排成行,

  聚集周庙前庭上。

  钟架鼓架摆设好,

  五彩羽毛架上装。

  既有小鼓和大鼓,

  鞉磬柷敔列停当。

  乐器齐备就演奏,

  箫管一齐都奏响。

  众乐交响声洪亮,

  肃穆和谐声悠扬,

  先祖神灵来欣赏。

  诸位宾客都来到,

  乐曲奏完齐赞赏。

赏析
  在先秦时代的政治生活中,乐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而且往往与礼密切相关联。《礼记·乐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由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有瞽》是描写作乐的篇章,《毛诗序》认为是“始作乐而合乎祖”,郑笺以“王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释之,正反映了礼乐并重的传统观念。

  周代有选用先天性盲人担任乐官的制度,据《周礼...(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李祚唐)

评析
  《周颂·有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天子在宗庙祭祀先祖的乐歌,写在周王朝宗庙的大庭上,排列着很多乐器,当乐器齐备、乐师到齐的时候就开始合奏,声音洪亮和谐,先祖神灵前来欣赏,参祭的贵客聆听了全部演奏。全诗一章,共十三句,诗中详细描述了乐队的组成,乐器的安排,乐声描绘得形象生动,场面描写得盛大恢宏。

注释
  瞽(gǔ):盲人。这里指周代的盲人乐师。
  庭:指宗庙的前庭。
  业:悬挂乐器的横木上的大板,为锯齿状。虡(jù):悬挂编钟编磬等乐器的直木架,上有业。
  崇牙:古代乐器架横木上刻的锯齿,用以悬挂乐器。树羽:在崇牙上装饰的五彩鸟羽。树,插。
  应:小鼓。田:大鼓。县(xuán):“悬”的本字。
  鞉(táo):一种立鼓。一说为一柄两耳的摇鼓。磬(qìng):玉石制的板状打击乐器。柷(zhù):木制的打击乐器,状如漆桶。音乐开始时击柷。圉(yǔ):即“敔”,打击乐器,状如伏虎,背上有锯齿。以木尺刮之发声,用以止乐。
  备:安排就绪。
  箫:古箫如今之排箫,是以小竹管排编成的。管:管乐器,即笛子之类的乐器。
  喤(huáng)喤:乐声大而和谐。
  肃雝(yōng):声音和谐舒缓。
  戾(lì):到达,到来。
  永:终,一直。成:指一曲终了。或解为乐之一阕。一说此指祭礼完毕。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序以此为始作乐而合乎祖之诗。(前)两句总序其事也。”(中六句)“以上叶瞽字。”(末五句)“以上叶庭字。如箫韶九成之成。独言二王后者,犹如言虞宾在位,我有嘉客,盖尤以是为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