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诗]

作者岑参 [唐](715年-770年)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正文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译文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赏析
  这首诗中所说的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馆,客舍。从“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等诗句看,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凉州七里十万家,...(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余恕诚)

评析
  此诗写作者赴北庭途经凉州在河西节度府作客,与老朋友欢聚宴饮的景况,同时写到了凉州的边境风格及民俗风情。全诗格调豪迈乐观,尤其把夜宴写得兴会淋漓,充满了盛唐的时代气象。

注释
  凉州: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馆:客舍。
  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
  挂城头: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凉州:一作“梁州”。
  里:一作“城”。
  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
  漫漫:形容黑夜漫长。
  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
  故人:旧交,老友。
  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
  贫贱:贫苦微贱。唐崔颢《长安道》诗:“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斗酒相逢:即斟满酒来痛饮。斗酒,满斗之酒,指斟满酒。

辑评
  谢楚發《高适岑参诗选译》:诗中写了凉州的边域风光、民族杂居的习俗民情,更把夜宴写得兴会淋漓,豪气纵横,充满了盛唐的时代气氛,体现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奋發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