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纲 [宋](1083年-1140年)
宋邵武人,字伯纪,号梁溪。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宣和间为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请徽宗禅位太子以号召天下。钦宗立,历任兵部侍郎、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坚主抗金,反对迁都,积极备战,迫使金兵撤离。未几以“专主战议”被逐。高宗建炎元年,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力主联合两河义士,荐宗泽,然高宗意存茍安,为相仅七十五日即罢。后屡陈抗金大计,均未纳。卒谥忠定。有《梁溪集》。
正文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赏析 这是李纲咏史词之一。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东晋以数万军队在淝水击败前秦苻坚的九十万大军,取得大胜。此词借古喻今,以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淝水之战,激励南宋当局抗击金兵。
本词上片着重写东晋取得胜利的条件。长江雪浪滔滔,奔腾千里,成为限隔南北的天然界线,古称天险。相传曹丕观望长江时,曾有“此天之所以限南北”的感叹,开篇极写长江“天险难逾”,加之“人谋克壮”(指人的谋略宏伟远大),使...(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王运熙,施绍文,王中华)
评析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是宋代抗金名将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作者的这首词结构谨严,语言刚劲,风格沉雄,是咏史词中的佳作。作者对于战争的描写,层层推进,有务不紊,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注释 淝上:淝水之滨。淝水,淮河支流。在安徽境内。
限:阻隔,界限。
逾:越过。
人谋克敌:人的谋略可以克敌制胜。
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辱称。
阿坚:指十六国时前秦皇帝苻坚。
南牧:南侵。
倏忽:转眼之间,突然。
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
处画:处理筹划。
颐指:指下巴的动向示意,进行指挥。这里形容谢安指挥若定。
八千戈甲:指谢玄率领八千精兵渡淝水作战,大破秦军。
蛇豕:毒蛇和野猪。比如凶残的敌人。
鞭弭:挥鞭驾车前行。
麾: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旗帜。
风靡:望风披靡。
鸣鹤:即风声鹤唳之意。苻坚败退,见八公山上草木,以为是晋军,听到风声鹤叫也以为是晋军追来。
祚:皇帝,国统。
烝民:众多的百姓。
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猃狁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