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子 [周](?年-?年)
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籍贯等信息尚有争议(籍贯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说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因与李唐皇室同姓而被追封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其故里苦县亦因之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真伪亦尚存争议),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正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注释 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畏:惧怕、畏惧。
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未央:未尽、未完。
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泊:淡泊、恬静。
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儡儡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有馀:有丰盛的财货。
遗:不足的意思。
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态。
昭昭:智巧光耀的样子。
昏昏:愚钝暗昧的样子。
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
澹兮:辽远广阔的样子。
飓兮:急风。
有以:有用、有为,有本领。
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辑评 木心《文学回忆录》:后世奉《道德经》为道家的圣典、兵家的韬略、法家的理论。我把《道德经》看作什么呢?是老子的绝命书,也是老子的情书。八十一章的第二十章,他破例哭出声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只我一个徬徨无着落,去哪里呢?这一章,与贝多芬晚年四重奏慢板所吐露的感慨、情操,是相通的。而且克制了紊乱的伤痛,端端正正,继续写他的情书和绝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