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归朝欢 · 别岸扁舟三两只 [词]

作者柳永 [宋](987年-1053年)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正文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译文
  远处的岸边有小船三两只,淅淅的风吹着刚长出来的芦苇萧萧做响。江心沙洲宿雁冲破晓烟飞去。残月照在小桥上,小桥上的白霜显得更白,天渐渐的亮了。远远的路上行人渐渐的多起来。往来的人,无论是坐车的还是乘船的,都是为了名和利。

  一眼望去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突然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恨不得生出双翅飞回家。愁云恨雨象丝缕一样牵萦着两地。日月相催,新春浦过残腊又到。年华转眼就过去。像浮萍和断梗一样随风水飘荡,有什么益处。还是回去吧。家中的玉楼里,有人在想我。

赏析
  柳永中年时期漫游江南,写过一些优秀的羁旅行役之词。这首《归朝欢》是写深秋早行而怀念故乡的作品,反映了作者飘泊生涯的苦闷情绪。它虽平易浅近,却是极为精整的刻意之作,体现了柳永这类词的高度艺术水平。

  作者习惯于即景生情,总是首先很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词的上阕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现江乡冬日晨景,所写的景物都是主体真切地感受到的。“别岸”是稍远的江岸,“萧萧”为芦苇之声...(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谢桃坊)

评析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的上阕,词人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下阕转而抒发羁旅漂泊的哀伤和浓浓的思归之情。整首词展示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在词史上有开拓意义。

注释
  归朝欢:词牌名,柳永自制曲,《乐章集》注“双调”。双调一百四字,上下阕各九句六仄韵。
  别岸:离岸而去。
  葭(jiā)苇:芦苇。班固《汉书·李广传》:“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
  萧萧:草木摇落之声。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淅淅:风声。
  沙汀:水中沙洲。
  破烟:穿破烟雾。
  “溪桥残月和霜白”句:挂在溪桥边的残月的月色和霜色连成一片。
  行役:指因服役或公务而跋涉在外。后泛指行旅。
  只轮双桨:意为坐车乘船。轮,代指马车;桨,代指船只。
  利名客:热衷仕宦、追求利禄的人。辛稼轩《霜天晓角·暮山层碧》:“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一望:一眼望去。
  乡关:家乡。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归心:回家的念头。梅尧臣《送庭老归河阳》:“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愁云恨雨:指色彩惨淡,容易引起愁思的云雨。
  牵萦(yíng):纠缠、牵挂。
  残腊:腊月的尽头。
  岁华:年华。
  浪萍风梗:浪中之浮萍,风中之断梗。形容形容人漂泊不定。
  归去来:赶紧回去吧。陶渊明著《归去来兮辞》以抒归隐之志,故后用“归去来”为归隐之典。但此处仅用其表面意义,无归隐之意。
  玉楼:本指神仙所居之处,此处指妻子的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