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不懂外语的外交官
栏目生活之友
出处年轻人
期数总第 16 期
  李鸿章是个著名的不懂外语的外交官。由于阅历很深,经验丰富,外事应酬,倒也应付裕如。他有一个诀窍,就是临时抱佛脚,在会见某个国家的使节前,事先找翻译学几句该国语言,不外乎寒暄客套,你好再见之类,强记在肚里,应酬在嘴上,
  倒也灵验。
  一次,这位清朝政府的总理要出使沙俄。行前,当然要如法炮制一番。怎奈俄语和汉语迥然不同,简直弄昏了这位大学士的脑袋。无奈,便借助纸扇,在上面写了几句俄语的音译和意译,以便应急。当时,有一位聪明的通事,把译文编成有一定意义的谐音文字,这才使“李大人”过了关。据说,扇面上的译文有如下几对:“请坐——杀鸡切
  纲”,“谢谢——四包锡箔”,“冷——好冷得哪”,“好——好老少”,“再见——达四维大理也”。李鸿章出使归来,还曾为此津津乐道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谈。老谋深算的丘吉尔由于胜券在握,兴致勃勃地和斯大林单独寒暄起来。说了一阵,只见对方微笑不答,翻译也哑然无言。正在尴尬之际,还是苏方翻译打破冷场,用极其标准而流畅的英语询问丘吉尔道:“首相阁下,您说的英语,怎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呢?”这时,丘吉尔才恍然大悟,他在访苏前突击学习的俄语,是彻底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