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样州官两样情
栏目文史园地
作者陆言
出处方圆
期数总第 172 期(1995.7)
现今河南省灵宝县,在唐代称虢州,同样是任这个州刺史的韩休和卢杞两人,在因有关百姓利益而上奏朝迁的奏章中所表现出的两样不同的心情和处理方法,至今仍耐人寻味。
虢州地处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是唐皇往返两都时的必经之地。唐玄宗时,往返两都,总是车马如龙、扈从簇拥,而这些人马所需粮秣,均由虢州地方供应。初任虢州刺史的韩休感到虢州地方实在难堪如此重负,遂上奏朝迁,请求减免虢州独供,让相邻各州分摊。其时颇具人望的中书令(即宰相)张说见到上书,认为虢州刺史自认是负担就要求减免,而让邻州的百姓分担,这是虢州的地方官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做法,因而朝迁没有批准韩休的请求。
另一位虢州刺史卢杞,在虢州上任时,州里依旧为皇家豢养3000头猪。这些猪经常践踏啃食庄稼,州中百姓深受其累。卢杞见状,亦向朝迁递上奏章,反映民间怨声。时唐玄宗的重孙德宗在位,看了奏章后说:“既然如此,就将这些皇家的牲畜迁移到同州沙苑放养吧!”卢杞得知德宗的旨意后,不以为然,继续上书说:“同州的百姓也是陛下的臣民,这些牲畜到哪里都会祸害庄稼,侵扰百姓,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把它们全部宰杀掉。”德宗看罢第二份奏章,慨叹道:“身为一州刺史,却能为其他州的百姓们担忧,这是难得的人才!”遂下诏将这3000头猪赐给虢州的贫苦百姓。
韩休、卢杞同是虢州刺史,同样是因为做造福一方的事而挺身直言,但是两人的心情、着眼点确实有高下之分。面对帝王车马如龙、劳民伤财之弊端,韩休要求其他地区与本地同受其累,而卢杞面对皇家养猪侵害百姓,则不仅仅要求将所在地方百姓之累消除就万事大吉,而是要求革除弊端,使天下免受其累,其境界之高下,自然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