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棋高一招
栏目人生之旅
作者王心源(中国)
出处《经济大世界》
期数总第 157 期(1994.1)
钻缝经营
钻缝,在一些人看来,是个含有贬义的词,靠钻缝经营的人,似乎有些不地道,然而,在国际商战的用语中,它却是一个闪耀着才智之光的词 。
美国海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蓄谋逃避海关管理条例,又要不犯法,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有个美国进口商却得逞了。他仔细研究海关的各项规章条例,预料海关人员可能作出的某些假设,成功地钻了一条缝隙。
当时,进口法国女式手套得缴纳高额进口税。这种手套在美国的售价格外昂贵,那位进口商跑到法国,买下了1万副最昂贵的皮手套。然后将每副手套都一分为二,将其中1万只左手套发运到了美国。
那位进口商一直不去提取这批货物,直到过了提货期限。凡遇到这种情况,海关得将此作为无主货物拍卖处理。这1万只舶来的左手套会部被拿出来拍买了。由于一整批左手套毫无价值,这桩生意的投标人只有一个,就是那位进口商的代理人。他只出了一笔微不足道的钱,就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
这时,海关当局意识到了其中的蹊跷,晓谕下属:务必严加注意,可能有一批右手套舶到,不能让那个进口商的计谋得逞。
然而,那位进口商已经预料到了这一招,所以他把那些右手套合装成5千盒,每盒装两只右手套。这个宝押对了。第二批货物通过了海关,那位进口商只交了5千副手套的关税,再加上在第一批货拍卖时付的那一小笔钱,就把1万副手套运进了美国。
美国人乔治·弗尔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场地,四无科技人员的情况下,成为百万富翁,凭的就是造势与神秘的巧用。
弗尔看到《圣经·创世纪》中记载有古巨人身高12英尺,就到依阿华州的一个采石场买下一块石膏石,把它运到芝加哥,放在一个朋友家里。然后请来一位雕刻师和一位石匠,把石头做成一个赤身的巨人。皮肤上的毛孔是用带针的榔头敲出的针眼,石膏石本身有许多发黑的条痕,看上去就像筋络,再用硫酸腐蚀,产生一种石老的褐色,像在地下埋了几千年一样。然后把石人埋入地下,又种上庄稼。
1869年的夏天,由参与者之一勒威尔先抱怨井水不够用,10月中旬请来了两个打井工人,打井的地址选在埋石人的地方,石头一挖出来,引起轰动。掘坑上面支起一顶大帐篷,入口处竖着一块木牌:“请看化石巨人,仅需50美分。”到此看巨石的人络绎不绝。
后来又有4个牧师看了石人,他们声称石人就是《圣经·创世纪》中记载的巨人的化石,这下子又引起更大的轰动,马车开辟了通往此地的班车线路,铁路公司也从东南几百里以外的纽约城发来专车。
乔治·弗尔又指示勒威尔把门票从50美分增加到1美元。
秋天,“巨人化石”被送往西拉居斯的一个展览馆中展览,事有凑巧,两个愚蠢的耶鲁大学教授,一个是具有国际声誉的化石专家塞列尔·G·马施,另一个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杰明·希利曼,给石人做了鉴定,确信这是一个史前人类的化石。
1869年,以戴维·哈劳姆为首的一个财团以4万美元从勒威尔手下买下了巨人75%的股票,巨人被送往纽约展览。
另一纽约收藏家巴朗姆制造了仿制品,在自己博物馆展出,声称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巨人”。于是纽约有两个巨人化石。双方又打起官司,再次掀起高潮,这场诉讼风波给两个对手带来极大好处,人们都想看看,双方大动干开戈打官司为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金钱源源而来。
当骗局终于被揭穿时,人们要求检察官追究弗尔的欺骗罪,但人们发现,他本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未说过巨人是真的,而代理人勒威尔也只是重复了牧师和专家们的话,因而并未构成欺骗罪。
乔治·弗尔的计划非常周密,从做石头巨人,到打井,好像偶然挖出,挖出石人本已惊人,他又利用了《圣经》上的记载,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对《圣经》的崇拜心理,那些虔诚的基督教徒为了宣传宗教,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人们对牧师是非常信任的,既然牧师说是真的,就一定不会假,这就是人们的心理。
大学教授、化石专家更有权威性,他们的确认,更推动了虚假的石人的声势。而真假“化石巨人”大打官司又再次推波助澜,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更有意思的是造假巨人的乔治·弗尔,既没有违反国家法律,也没能追究他的欺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