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改良与革命
栏目
诗画话
作者
陈四益
期数
2003年04期
“革命是暴动。”这是毛泽东的定义。辛亥革命是暴动,土地革命是暴动,解放战争也是暴动。
有感于暴力行动给社会带来的动荡与破坏,时贤开始高倡改良,以为中国发展的迟缓,皆源于“革命”。因此有“告别革命”之说。据说,中国如果不取革命而取改良的路线,或许早就如何如何了。
历史是既成的事实,没有“或许”。即便“革命”、“改良”如时贤所论,需要讨论的也不是当初该不该革命,而是为什么会有革命而无法改良?
近代的中国,起初是希望改良的,有过各种改良的方案和改良的运动,但是执掌大权的贵族、官僚只想如何保住他们的利益,并不想改良,或者嘴巴上讲改良,行动上不改良。眼看着国将不国,人们无法再等待下去,这才有了革命的酝酿与爆发。所以,改良的前提是要有自上而下的推动。渐进必须有“进”,才不致令人绝望。如果上层拖而不推,下层推而不动,一旦绝望,就是渐进式改良的终结。
历史还在延续,人们当然可以期望这世界不再有暴力的破坏与动荡。但总要不断“进”。当改当革的事情如果因着少数人的利益而一拖再拖,使多数人的希望变为绝望,这世界上恐怕还是免不了革命的吧。“告别革命”,言之尚早。
诗曰:细雨和风景色佳,
也须不令叹无涯。
从来革命风波起,
都在权豪一念差。
改良与革命
读《滹南遗老集》
性·谎言·日记
打开一个新世界
读《春泥集》有感
三种《浮士德》译本
他是天才。他是圣人?
“她”还是“他”?
夏曾佑不懂外语
《蒙古秘史》的作者和译者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