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永远的怀念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刘旭
期数2006年07期
  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逝世快十五年了,但是我与他的一段交往却仍然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一九八七年初,潘吉星先生看到了拙著《中国古代兵器图册》,立即写信给我,提供了他自己掌握的资料。其中有一条提到:“我最近随李约瑟先生去四川大足。他认为第一四九号窟中二个鬼手持的是最早的手铳……此窟建于一一二八年。西方最早的同类火器见于一三二七年。”
  这无疑是一条重要资料,因此我特意前往大足实地考察一四九窟的石刻。但访问了当地的有关学者和查看了资料后,我得出了与李约瑟博士不同的结论。
  我在一九九○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火炮史》中使用了这条资料,并同时给李约瑟博士写信告诉他我考察后得出的与他不同的结论。李约瑟博士很快回信,信中说:“我相信那尊神像所持的是一支火铳……南宋人缺乏硝酸钾,不能制作大型火器,因为制作大型火器需要足够的推进火力。”他还把自己的论文《最古老的火炮》复印件一并寄来。
  收到他的信和论文后,我想将其翻译成中文,就写信征求他的意见。不到一个月,他的回信来了,除了同意我翻译的要求外,还祝贺《中国古代火炮史》的出版,并说:“此书肯定无疑地足以证明,不仅火药的发明源于中国,而且火炮的发明也是如此。发明的日期约为公元一一二八年,即在金人攻陷开封之后。”
  我抓紧时间开始翻译工作,但还未来得及将译文发表,李约瑟博士便与世长辞了,留下的只是永远的怀念。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