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数字
栏目
画说
作者
陈四益
期数
2006年11期
数字,有时是很重要的。它给人量的概念,而一定的量总是反映着一定的质。但数字有时又毫无意义,一连串的数字不过是一种有趣的或无聊的游戏。
早先的事情,比如“赶英超美”的时候,钢的指标一翻再翻:一千二百万吨、三千万吨、七千万吨。粮也一样。我还真以为这些写在纸上的数字不久就会魔法般变为现实。结果证明这些数字不过是一场头脑发热的游戏——当初拍胸脯的好汉早已隐匿不见,好在吹牛不犯法,信牛更无所谓。
近来的事情依旧让我感到数字的玄奥难明。譬如平均数,应该反映总体大致的水平。但是你能相信中国人存款的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大致的水平吗?同样,人均居住面积也很难反映百姓总体的居住情况。为了了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我希望在平均数外,知道没有达到这个平均数的还有多少,刚刚达到这个平均数的有多少,超过这个平均数一倍、两倍,乃至几十倍、几百倍的有多少?只有知道了这些数字,平均数才有实际的意义。不然一个亿元户是可以把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穷光蛋平均成万元户的。可惜,并不是什么数字都能找到,就像“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房价涨幅有所下降”、“计划完成比预期要好”……这样一些表达数量的词语究竟是什么含义我很难搞得明白一样。这大概不会是我们体制的缺陷吧。
黄永厚画
数字
打开门窗
可虑的心态
《巴金选集》后记
轻轻地讲个沉重的故事
《书林》创刊
从《萧伯纳传》说起
美国“进步时代”的另一点启示及其他
木腿正义
批评规则、交往理性和自由精神(之二)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