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碑者,悲也
栏目说画
作者陈四益
期数2006年12期
  永厚寄来一幅旧作,丁巳年画的,距今已经二十九年。画题就是这篇文题:《碑者,悲也》。画的是一尊野鬼,满纸题跋则是节录唐代陆龟蒙《野庙碑》中文字。为什么画?不知道,他不说,只能猜。
  《野庙碑》是一篇名作,但现在读过的、听说的,只怕也不多了。提倡“国学”者,记得的好像只是作八股用得到的“学、庸、语、孟”,等而下之,搜罗几本蒙学读本就称是“国学大师推荐”的“经典”。《野庙碑》这一类文字倒好像是在“国学”视野之外的。永厚不弃,图以形之,是他的眼光,也是他的感慨。
  野庙里的野神野鬼,土木形骸,窃食酒牲,有什么可悲?可悲的是自己吃不饱还要椎牛击豕供奉淫祀的百姓。但野鬼野神的血食还毕竟有限,更可悲的是百姓们还要供奉那些不为民办事却欲壑难填的活神活鬼。这类鬼神甚多,用陆龟蒙的话说,那些“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矣”。
  陆龟蒙因闻见而为百姓悲之,永厚或因读文又悲之,相隔千载,感慨不异而所悲竟同,这又是我之所悲了。碑者,悲也。可惜后世都把它当作记诵功德的工具了。

  黄永厚画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