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书市杂感
作者
杜哉
期数
1982年01期
武侠小说,我少年时代曾经很盛行。就是我家乡那样偏僻的集镇或庙会上,有时也可见卖一折八扣廉价书的地摊。其中有《三国演义》《水浒》《天雨花》之类的古典小说和弹词,花三角二分钱就可买一部。但更多的是武侠小说,什么《关东大侠》、《荒江女侠》、《绿林豪侠》、《蜀山剑侠》、《江湖奇侠》……不胜枚举。这种武侠小说,虽然从城市到乡村,拥有大量的读者,但终究为新文学作家和正派的出版社 (那时叫书局)所不取。据我的记忆,象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这样的出版社,好象从来不出这种书。至于全国解放以后,这种武侠小说,很快就销声匿迹了。现在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人,恐怕很少见识过。
不料在去年一次书市上,竟让我开了眼界。我走进一个外地出版社的新书馆,看见许多人围着一张台子转。我挤进圈子去一看,原来大家争相翻阅和购买的,是一本“新派武侠小说”,叫做《书剑恩仇录》。一看那封面,花花绿绿的挺俗气,和四十几年前我在地摊上见过的廉价书很相象。什么地方冒出来的这种新古董?翻开版权页一查,竟是南方一家“科普出版社”翻印的港版书。唉!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版社,竟然数以十万计的大量翻印这种“新派武侠小说”(实在抱歉得很,我一点也不知道它“新”在哪里),岂不奇哉怪也?更可怪的是,武侠小说和科学普及,究竟有什么瓜葛?为什么要由科普出版社来大量翻印武侠小说?我不懂。
我忽发奇想:也许可以写一部“新派言情小说”,叫做《武侠科普奇缘记》,印出来,一定会畅销,可以赚很多钱。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年夜,祝枝山偷偷在一家大门上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下联是:“夫人分娩妖孽不是好儿好女。”主人发现后非常生气,在明伦堂邀集士绅,和祝枝山评理。祝枝山说:“我写的全是吉利话。我读出来大家听听: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夫人分娩,妖孽不是,好儿好女。——这有什么不对呀?”主人竟被问得无言对答。可见,不同的标点,会使文句的意思截然相反。因此,编辑家和出版家决不可掉以轻心。
在书市看到一家地方出版社把《小五义》印了九十三万册。这一本被鲁迅视为“荒率殊甚”的武侠小说,值不值得印这么多?这且不去说它。
我怀着好奇心,把这部“荒率殊甚”的小说拿来略一翻阅,发现出版社的标校工作也是相当“荒率”的。第二回上,智化夜探铜网阵,来到八卦连环堡外,接下去有这样一段文字:“……大门乃乾为天,天:风垢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大门乃是北方坎为水。七个小门是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乃艮为山:小门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大门乃震为雷:小门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正南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西南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雷水地比……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略一玩味,就会发现,这三百多字,除“乾为天”、“坎为水”……等八座大门以外,全都给标点得支离破碎,莫名其妙。五十六座用卦象命名的小门,竟没有一座是标点得正确和完整的。首先,“天风垢(姤)”被杀了头,将“天”字单独挂起。又把“天山遁”的头割下,拿来安在“风垢”的脚下。以下全都依此类推。特别是“天地否”、“水火既济”、“山泽损”……等八座小门,全被斩头刖足,裁为三截,并且上挂下连,成为“山遁天;地:否风地”,“雷屯水。火:既济泽火”,“天大畜山。泽:损火泽”……这样莫名其妙的句子。顺便说一下,“天风垢”的姤字误作土旁,大概原文如此。但既然出版者说是经过了“全面校订”的,为什么不加以校正呢?
要是四五十年前那种以赚钱为目的的一折八扣书,标点和文字错误百出,是不足为奇的。今天一个社会主义出版社印行的书刊,标点错乱到如此程度,就不能不令人叹为奇观了!
书市杂感
记四十五年前的一部小说年选
二十一世纪的忧思
“爱妻型”和男性话语中心
同一社会圈子里的两代人
《战争风云》,一部新型传奇小说
隔世的想像与自由
浩然:艳阳天中的阴影
昨夜启明之星辰
走进马克思的“创作室”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