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关于《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
汪贤度
期数
1982年02期
自从清初蒲松龄写了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后,一时海内从风,仿效者纷纷而起。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在这一风气影响下出现的又一部文言笔记小说。
纪昀(一七二四——一八○五)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进士,由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是一个阅历深厚、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乾嘉时期统治阶级在文化界的代表人物。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十余年,撰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名目录》等书,在整理古代文献方面有较大贡献。
《阅微草堂笔记》共二十四卷,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络续写成。嘉庆五年,由纪昀的门生盛时彦合刊印行。
据说纪昀为人性格旷达滑稽,在他生前死后,流传有不少笑话。但他晚年所作的这部《阅微草堂笔记》,虽然主要都是些记述狐鬼神怪故事的随笔杂记,却也不是玩世不恭的闲笔墨。他在《滦阳消夏录》的小序中曾故作姿态地说自己的笔记仅仅是“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的漫不经意之作。实际上,他写作的目的是以期“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用意是相当明显的。因之,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斥着封建道德的说教和因果报应的宣传,完全是迎合清朝统治者的需要的。加以本书在语言上确有质朴淡雅、亦庄亦谐的长处,所以每脱稿一种,即被纪昀的亲朋友好竞相传抄刻印,在上层社会颇为流行,一时竟享有同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其实,无论就思想意义或艺术成就而言,《阅微草堂笔记》都远不能和《红楼梦》、《聊斋志异》相提并论。《红楼梦》、《聊斋志异》的主要精神在于揭露批判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孤愤。而《阅微草堂笔记》的宗旨却在于宣扬封建道德的合理和永恒,鼓吹天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起着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愚弄麻醉人民的作用。有好几则故事还露骨地叫嚣奴婢应无条件地忠于主人,或则咒骂奴仆还不如狗的忠于职守,或则胡诌佣人前生欠了主子数百文钱,来生竟变成骡马鸡犬来服役报偿,如此等等,可见其思想的顽固落后程度。
在写作手法上,纪昀走的也是与《聊斋志异》截然相反的道路。他一味模仿晋宋六朝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自以为那才是“著书者之笔”,因而对描写委宛曲折、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聊斋志异》深致不满。他的门生盛时彦在《姑妄听之》的跋文中曾转引他的话说:“《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媟押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这表明他完全不懂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和集中概括的艺术手段。唯其如此,《阅微草堂笔记》虽有“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长处,但是总的看来却存在议论说教过多、结构松散粗糙、人物形象苍白呆滞等致命弱点,其艺术成就是远不能望《聊斋志异》之项背的。
虽然如此,我们认为《阅微草堂笔记》还是不失为一部可以研究的书。只要善于披砂拣金,就不难从中发现一些对我们有参考价值或启发、认识作用的资料来。
首先,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对道学家作有较多的揭露讽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鲁迅曾经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纪昀“处事贵宽,论人欲恕,故于宋儒之苛察,特有违言,书中有触即发,……且于不情之论,世间习而不察者,亦每设疑难,揭其拘迂,此先后诸作家所未有也”。他对纪昀此书还是作了适当肯定的。自从宋儒二程、朱熹倡导严重禁锢人们思想的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来,迨及明清,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被抬到吓人的高度,理学成为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一些道学家们只会空谈义理性命,一遇实际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等而下之的竟是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他们还聚徒讲学,标榜门户,互相攻讦,势同水火。对于此辈,在《阅微草堂笔记》中都作了强烈讥刺。如卷二中一条叙一个以道学自诩的塾师,却贪图游方僧人的钱财,结果被蜂群螫得头面尽肿,狼狈不堪。卷四一条揭露两个道学家在门徒面前大讲其天理人欲的关系,背地里却合谋密商夺取一个寡妇的田产,阴私恰被揭穿,弄得丑态百出。卷八一条讥刺某翰林表面故作俭素,拒收同乡馈赠,事后却懊恨得丧魂落魄,大骂家奴出气。这类描写都着墨不多,却较生动地勾勒出道学家的虚伪面目,有的还写得相当深刻。纪昀的骂道学家,可能是为了迎合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意图,并且是用儒家的忠恕之道去责备宋明理学不近情理的苛言高论,用不着我们去作过高的评价。但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斥责双重人格的两面派,提倡学以经世致用的崇实精神,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
在纪昀的笔记里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如辨正山西太谷县之糊涂神祠为狐突祠音转之误,考定杨令公祠应在古北口内,论断大宛、乌孙、于阗不产方竹杖、青田核、芸香草等物之类,意义可能不大。但是也有几条值得我们重视:如卷二十一有一条记载巴里坤军士在凿井时掘得一面古铜镜,推究镜上铭文,知为唐代所铸。卷二有一条记载昌吉筑城时,在五尺多深的地下挖出一只三寸多长的红纻丝绣花女鞋,制作精致,尚未全朽。按巴里坤和昌吉今分别为新疆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境内还有唐代北庭都护府的遗址,在这里出土唐代铜镜及汉族缠足妇女穿的绣花鞋,这就再一次有力地证明汉族人民早就和新疆各兄弟民族友好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新疆很早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在大量谈论鬼怪的故事中有几则不怕鬼的故事较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如“鬼避姜三莽”、“曹竹虚言”、“南皮许南金”诸条,已习见于一些笔记故事的选本中,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此外,有几条记载了乡里细民的言行,如卷十一有一条记徽州一唐姓老翁猎虎的本领,卷十六有一条写一老河工之推求沉入河底多年的石兽的踪迹之类,表明这些“引车卖浆者流”精湛的技艺和过人的聪明才智。
纪昀还不止一处地追录了明末直鲁等五省的大饥荒,饥民们吃尽了草根树皮以后,乃至“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一些肉铺饭店,公然将活生生的人如屠宰牲畜一般地肢解出售。纪昀的用意当然是在于宣扬贞节、报应之类封建迷信,但我们却由此看到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封建末世人间地狱图。
清康、雍、乾三朝的平定新疆准噶尔部的叛乱,对于维护我国领土的完整、巩固西北的边防、打击沙俄觊觎我新疆的野心,是有很大功绩的。但清廷在用兵的时候,对一些少数民族,特别是对蒙族人民的屠戮虐杀,手段也十分残酷。这在《阅微草堂笔记》里也有所反映,字里行间,暴露了作者大汉族主义的恶劣倾向。
笔记还对北京、乌鲁木齐的地方景物、民情风俗、社会弊端等作了不少描摹揭发,有些章节还写得相当曲折细微、委宛生动。这些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都有认识作用。
笔记的最大特点就是杂。纪昀具有很深的阅历,广阔的交游,渊博的学问,所以他用了前后十年时间写成的这部数十万言的《阅微草堂笔记》包罗也十分宏富,上下古今,无所不谈;耳闻目睹,有会必录。凡是怀有不同要求的读者,都可能在这本书里或多或少地获得自己足资参考的某些资料。
建国以来,《阅微草堂笔记》还没有整理出版过。解放前坊间流行的各种版本,大多被贸利的书商支解删节,弄得残缺不全。即使这样的本子,现在也犹如凤毛麟角,不易访求。现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用清道光十五年的刻本作底本,参校一些别的版本,将此书重加标点整理,排印出版,是有益的。
(《阅微草堂笔记》,纪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九月第一版,1.45元)
关于《阅微草堂笔记》
毁灭前的赞美
自将磨洗认前朝
“宠物猫”
一位典型的专制女皇
寻求发展模式的曲折道路
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被规制的市场
人文疆界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