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古璧新辉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张盛良
期数
1982年03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周易参同契>新探》一书,用现代科学观点来探究东汉道家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的奥旨,认为《周易参同契》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人类身体内在奥秘的探索,是对于人身元气(目前多译为“能量流”energy stream)运行轨迹所作的记录,是对人体生物场能量运动所作的数学描述,认为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生物场能量的研究,人工智能的模拟设计,以及中医经络学说、气功理论等,都与《周易参同契》所涉及的内容有关。
本书在出版前,曾以《论<周易参同契>》为题在《湘潭师专学报》上发表,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兴趣。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致作者的信中认为,本书是“引人入胜”的,“这无疑对以后的研究工作者非常有用”。
本书就爱因斯坦和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发表的一些意见,作了独到的评述,并探讨了电子计算机运算原理的来源问题。书中认为,电子计算机是二十世纪先进科学技术的标志,然而它的运算原理却来源于《周易参同契》。书中援引了十七世纪德国卓越的科学巨匠莱布尼兹从我国的《易图》中得到启发而发明了乘法计算机的事实,并解析了古老的《易图》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科学内容和二进位制原理。从而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古代思想中的活东西与现代科学的某些联系。
本书还对《参同契》的实质内容进行了研究,认为《周易参同契》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专著,与文王、周公、孔子所传的《易经》“截然异途,渺不相涉”。
通过本书使人感到,如果把《周易参同契》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话,那么它不仅与中医脉学、针灸等直接相关,而且还涉及到我国科技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如火药、罗盘、本草、数论、二进位制数学、珠算、天文历法等。作者确信,如果对《参同契》奥旨的探究一旦全面揭秘,其意义是重大的。
当然,本书对于《周易参同契》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其中的观点是否允当,还有待于学术界的深入研究。但本书对挖掘我国的科学文化遗产所作出的努力,无疑是应予肯定的。
(《<周易参同契>新探》,周士一、潘启明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第一版,0.51元)
古璧新辉
小说理论更新的先兆
唐寅和晚明的浪漫思潮
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
“我们绝对不可等待”
自由主义与公共艺术
巴尔扎克在中国(上)
《立体交叉桥》德译本序
名作家与酒量
重新解读国际贸易数据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