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我为什么写《沉重的翅膀》?
作者
张洁
期数
1982年03期
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作者,只要写出他的作品,那么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文章发表以后的事情,就是读者和评论家的事情了。
我曾下决心,决不写一篇关于如何写文章的文章。因为直到现在,写作对于我仍然是一桩浑浑噩噩、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我根本说不出一个道道。我老是怀疑:我写的那些东西,是小说,或者是散文吗?天知道!
记得有一次和一位外籍朋友交谈,他提到什么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之类的问题,在座者都能侃侃而谈,唯独我哑口无言。私下里我给自己打气:那些个关于什么主义之类的解释,应该是文学教授的事情面不是我的事情,否则我便去大学里教文学概论了。
就是这么糊糊涂涂地,我开始了创作生涯。我不怕说出这个,因为自始至终,我并不以为我是一个称职的作者,随时准备着有一天读者可能会抛弃我,我可以不干这个,再干别的去,比如:北京图书馆的管理员,或者哪个音乐厅的收票员,这是我从当学生的时候起,便有过的夙愿,我并不觉得这比当一个作者有什么不好。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发表之后所引起的反响是我意想不到的,它把我所恪守着的界限给推翻了,把我拖进了我所力不胜任的范围——我必须回答那些可尊敬的读者:我为什么要写《沉重的翅膀》?我想我必回答不好,这如同让我回答:你为什么是张洁一样。但我愿努力——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报答那许多读者对我的关切。
去年,大约是五月,参加过在北京师院的一次座谈会。会上,有人递给我一张条子,问我:“你信仰什么?”
我非常严肃地做出了回答:“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我重又感到了当我还是一个少先队员,在队旗下响亮地回答:“时刻准备着!”的时候,那种神圣的激情。这激情并未因岁月、熟谙世事、挫折……而褪色。
尽管我遭遇过许多冤屈、误解和困难,但如果我到浴室里去洗澡,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去关人家走开去搓肥皂而暂时不用的水龙头,要是我不关上那个水龙头,任它哗哗地白流,我连一分钟也受不了。我会低声下气,陪尽笑脸地说好话:“同志,您暂时不用,是不是先把水龙头关上?”
对方要么不理我,要么会瞪上我一眼,说句:“少来这个!”我只好苦笑,任她赌气似地再把我关好的水龙头拧开,哗、哗、哗、哗,那水管子流得我心疼,甚至引起我情感上的痛苦,令我想哭。我是不是太大惊小怪了呢?我的日子过得一点也不轻松。我明显地感到我惹人讨厌,甚至引起人们的憎恶,可是我改不了。
要是我有接待外宾的任务,也会弄得有人不得不提醒我:“你是不是要看看对象,老宣传马克思主义也不行啊!”然而我绝非一个教条主义者。我会因为官僚主义、贪污浪费、冤假错案……而大发牢骚,但在洋人面前,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会强烈到非常敏感的地步,容不得半点对我们国家、我们党的不逊或误解。
为了验证自己会不会当叛徒,我曾关上房门,用通红的火条烫过自己的胳膊,我嗅见皮肉被烧焦的臭味,感觉过最疼痛的感觉是在表皮,再下去并不要命的痛那种疼痛的过程……而那时我已经三十四岁,并不是少年儿童。
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国际歌》是最壮丽的歌。我仍然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每当“十·一”,站在天安门广场,军乐团的铜管乐奏出《国际歌》,那种撼动我整个身心的激扬感。那旋律仿佛充溢着整个宇宙,我从头上的天空,从我脚下的大地,从周围猎猎作响的红旗,从每一个人的心上发出强烈的回声,我热血沸腾,意识到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部庄严和神圣,理解到人们为什么可以唱着这支歌去战斗、去赴汤蹈火。我清楚在我短暂而匆忙的一生中应该做些什么。
…………
说过了这些,也许人们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会去写《沉重的翅膀》。我明明知道,这景况和拧那水龙头差不多,可是我改不了。我就是被这么造就出来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供给我们那一代人整个发育期所需要的养料、水份和阳光,非常地傻气。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知道,幸亏还有成千上万的可爱的傻瓜,世界才会在更多的时候和更多的方面显得那么单纯和透明,让人生出满腔的热爱,而没有让那些“聪明人”弄得那么复杂,让人人都失去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我的思想老是处在一种期待的激动之中。我热切地巴望着我们这个民族振兴起来,我热切地巴望着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让全人类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之中。人类所受过的苦难实在太多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有什么权利不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义无反顾地献出个人的一切呢?我们在入党志愿书上写过的誓词,决不是说给别人听的一种谎言。
当然,要实现这一理想,也绝非易事。但我以为解决的办法也很明确,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三中全会和六中全会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绝非躺在马克思为我们所创建的无产阶级的家业上,吃马克思主义,喝马克思主义,败坏马克思主义,沦落为马克思主义的败家子,虽然头上还戴着一顶共产党员的帽子,却早已把共产党人的天职忘得一干二净。不要不但自己不再奋斗,不再前进,还成为整个时代的绊脚石。某些历史现象的重复,决不是毫无意义的偶然。即使是在“四人帮”时代曾兴风作浪的错误东西,在某种场合下,也不是不会出现。但这并没有什么可怕,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都更加成熟了,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去对待它们,并最后战胜它们。历史将会对我们每一个人做出最公正的结论,它只能是革命者的历史。
我们要对中国的前途满怀信心。不论在哪一种场合,我们都会遇到半途而废、中途退场的人。虽然我们希望大家携手并进,然而愿望代替不了现实。
我们也不必因为自己前进中出现错误而惊慌失措,而怀疑我们的方向。天底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就连小孩子走路还要跌上几跤,并没有一个人因为跌跤便永远坐在那里不学走路。一个人的错误要认真改正,不改不好,但是对于同志的错误要帮助,而不是兜头乱棍。我相信那句话,如果动辄把自己的同志置于死地,这么做的动机就足以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怀疑。毛泽东同志说过:“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究竟是采取敌视的态度还是采取帮助的态度,这是区别一个人是好心还是坏心的一个标准。”①
…………
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这绝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和乐观。赵紫阳总理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的报告,使我们看到一个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的高潮正在到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重大突进,必将使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焕然一新,人们将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沿着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向前迅猛地飞跑,不论是文艺创作或文艺理论界,都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那是任何人也不能阻挡的。
终了,我要说的是,我所以写,是因为我对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还满怀着信心和希望,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便不再写了。
一九八二年一月
(《沉重的翅膀》,张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1.10元)
① 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社论:《团结——批评——团结》。
我为什么写《沉重的翅膀》?
记中国书店
女人的危机和小说的危机
理性地批判与选择
两套话语 一种传统
《近代史资料》复刊
诗人思维结构的新组合
穷幽测深尽精微
气度与选择
珍奇的文库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